九旬老人脑动脉瘤破裂,茂医团队越过“禁区”成功“拆弹”
据《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数据显示,成人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1%~5%,年破裂率为0~1%,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30~40%。更严重的是,出过血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大大增加,第二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约为60~80%。所以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潜在的炸弹可能会伴随终生而不产生危害,但也可能随时引爆夺走宝贵的生命。
近日,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区成功为一名患有脑动脉瘤的96岁超高龄患者完成了一例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康复出院。
96岁的陈伯(化名)一直有高血压,上个月因突发头晕头痛,家人立即带到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家属呼叫120出车接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入神经外科一区作进一步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该科团队手术骨干李流清医生表示,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血管基础比一般人要差,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风险十分高,且患者年事已高,血液高凝状态,手术风险较大。96岁高龄是个不容忽视的难题,这次手术可以说是一次挑战。经过该科主任张乃崇和唐连刚主管医生反复细致地解释病情后,为了预防再出血,家属最终同意进行手术治疗。
张乃崇主任组织医师进行科内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微创介入栓塞的方式。团队手术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制定各种方案,耗时1小时10分钟顺利完成,张乃崇主任和李清流医生越过“禁区”成功“拆弹”。经过围术期的细心治疗及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患者能恢复得这么快,出乎家属的意料。为表达感谢之情,患者儿子特地手写了一封信,感谢神经外科一区医护人员在住院期间对其父亲的照护。
张主任表示颅内动脉瘤可防可治,建议有遗传性家族史的患者,比如多囊肾、多囊肝,或者有结缔组织病患者;有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均需要进行脑血管的检查,发现有动脉瘤就需要严格的随访,必要时治疗。同时提醒这类高危人群戒烟,控制饮酒,保持比较好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饮食可以降低动脉瘤的出血或者发生的几率。
目前8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茂医融媒体团队出品
来源:神经外科一区
编辑:雷晶晶
版式:钟钧宇
校对:钟钧宇
审核:陈姝
审发:曾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