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丑、变笨、长不高?孩子睡觉打呼噜,危害居然这么大!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禤达科、郭赛、刘元献
影响孩子健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睡眠是关键因素。充足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
打呼噜不是睡得香的表现,特别是儿童打呼噜,有可能是得了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医学上称“儿童鼾症”。
睡眠打鼾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您有关注过吗?
“变丑”
儿童颅面骨发育在4岁时完成60%,到11岁时完成90%,儿童期是呼吸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长期睡眠中鼻塞、张口呼吸导致的经口呼吸模式对面部颌骨发育和牙列咬合均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可出现上颌狭长、硬腭高拱、门牙突出(龅牙)、牙列不齐、小下颌、嘴唇变厚、表情淡漠等表现,这就是典型的“腺样体面容”。约有15%的鼾症患儿出现腺样体面容,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从而在择业、择偶和人际交往等社会适应能力上产生阴影。
“变笨”
对于儿童来说,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尤其3至6岁是儿童脑部发育最快的阶段,对缺氧非常敏感,一旦因严重的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导致缺氧和代谢紊乱,极易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由于夜间睡眠时的打鼾造成睡眠质量差及缺氧,将会伤害脑神经细胞,长期下去会影响脑部发育,可引起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和过于活跃、冲动、叛逆和攻击性等行为问题。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科研人员挑选了1144名年龄8~10岁的在校儿童,发现经常打鼾的儿童在算术、拼写和自然等科目上得低分的人数要比从不打鼾的儿童多3~4倍。
“长不高”
由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是人体处于深睡眠状态下最多,而鼾症患儿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能会降低,导致骨骼发育迟缓,影响身高。
此外,患儿睡眠中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引起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导致肺小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加重右心负荷,长期右心负荷的增加,可造成右心室肥厚并扩大,成为引发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
▶
▶
打鼾的儿童容易患高血压及血管弹性降低,长大后也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澳
▶
睡眠时经常打鼾的儿童出现夜间咳嗽的比例明显高于不打鼾的儿童,而夜间咳嗽是哮喘的一大危险信号,上气道阻塞胸腔内负压增高导致睡眠中胃食管反流,分泌物误吸入肺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起喘鸣、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从而使得呼吸道黏膜敏感性增高易致哮喘。
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鼾症最常见的病因。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
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堵塞后鼻孔,从而引起鼾症。
如果
孩子只是轻微的鼾声,
睡觉能闭上嘴,呼吸很均匀,这种就是良性打鼾的表现,
不需要过于担心。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孩子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中反复惊醒、呼吸困难、遗尿、多汗、多动等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根据病情进行干预治疗。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三部一教一术”的中西融合方案,治疗儿童鼾症,取得良好疗效。
1、何为“三部”
所谓三部就是局部、内部和外部,其中局部是指鼾症患儿的局部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采用科室院内制剂进行滴鼻、洗鼻等;而内部是指以中医辨证使用中药内服为主,如患儿伴有变应性鼻炎,则可同时根据不同患儿的体质,选择科室的院内制剂如鼻脱敏膏方、鼻鼽丸等进行体质调理以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外部则是指通过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如针灸、耳穴压豆、穴位埋针、按摩、热疗、中药熏洗等,以减轻局部症状,同时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2、如何“一教”
所谓“一教”主要是指对鼾症患儿的健康宣教,包括饮食、作息以及中医保健方法等。如避免煎炸辛辣饮食,适当进行游泳、爬山、慢跑等锻炼以提高免疫力。
3、何时“一术”
“一术”是针对用药效果欠佳,打鼾反复,严重影响身心发育的患儿,建议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此类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少、恢复快等优势。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针对儿童鼾症施行“三部一教一术”中西融合综合治疗方案
已有10余年,我们让很多打鼾的小朋友拥有了良好的睡眠,也让很多鼾症的孩子
避免了手术。
避免了手术。
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解决因为打鼾引起的健康问题,让每一个鼾症的小朋友都可以在健康的起跑线上顺利起跑。
科室简介
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是广东省中医重点建设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委单位、深圳市中医及中西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目前科室拥有国内先进的诊疗设备:STORZ高清鼻内镜、LAICA手术显微镜、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XiON电子鼻咽喉镜、科医人CO2激光手术系统及德国进口功能齐全的一体化诊室。治疗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病种有鼾症(包括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舌肥大),耳鸣耳聋(包括耳源性眩晕-耳石症)、鼻病(包括变应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咽癌放化疗后)、咽喉嗓音病(包括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喉癌、咽喉炎)。针对专科的难治病、慢性病拥有多个疗效独特的中药院内制剂。门诊治疗以中医药辨证施治为主,配合耳鼻咽喉科专科中医特色治疗,特别引进全国名老中医谢强教授的“旴江医派”谢氏喉科特色针法治疗咽喉疾病,疗效显著。住院部主要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及疑难病症的中西医诊疗,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科室现开放病床22张(未来5年计划开设100张床位),现有21名医生,其中广东省名老中医1名(李浩主任),深圳市优秀中医1名(刘元献主任),硕士生导师3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共计医护人员40余名。现任科主任,刘元献主任,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副主委,并聘请阮岩教授及张庆丰教授为科室高级顾问。科室专科人才梯队合理,有一批优秀亚专科专家。包括:耳科组(杨龙)、鼻科组(曹志、李韵霞)、嗓音咽喉头颈(李许娜)、眩晕(杨龙、佟彤)。开设“旴江医派”--全国名老中医谢强教授工作室。
科室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承担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工作。作为课题责任单位曾先后主持完成省、市级课题10余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应知应会手册》《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中医特色疗法》及参与专著5部;担任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常务编委。近年来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