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生命之花——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成功救治晚期宫颈癌患者
73岁的陈女士,2019年出现消瘦、腹胀、乏力、纳差,在医院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发现患有子宫颈癌,一直未遵医嘱治疗,同年底因阴道大出血赴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就诊,检查发现宫颈癌病灶大,约6×4cm大小,已有多处淋巴结转移,被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IVB期,急需行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行CT检查却发现有左输尿管宫颈瘘,而患者年龄大,又患有2型糖尿病及中度贫血,如果现在行盆腔放疗或化疗会使输尿管瘘加重,瘘口不易愈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如果不行放化疗,患者生存期将会明显缩短,大家都纷纷为患者的病情感到焦急。
妇科主任王晓晖组织全科医师查阅大量资料,并翻阅国内外最新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病情,并与多学科诊疗(MDT)专家组反复讨论,在与家属沟通后,最终决定先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栓塞治疗。在李洪晓副主任医师共同参与下,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先给予紫杉醇+顺铂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并行介入栓塞术,患者经3个疗程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后,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宫颈区癌灶较前明显缩小,还惊喜的发现左输尿管宫颈瘘已愈合,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之后在2020年期间已共行27次放疗,目前病情稳定,病灶已缩小,仍在后续治疗中。
这是市二医院第一例成功开展的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介入栓塞治疗,同时也开创了全市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先例。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和放疗为主。我国中晚期宫颈癌仍占较高比例,近年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晚期宫颈癌患者希望手术治疗、年轻患者卵巢功能保护成为新的要求;子宫血管性介入化疗栓塞术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其中经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可有效使部分肿瘤完全消退或缩小,改善宫旁条件,延缓肿瘤进展,为患者手术根治进行预处理,并且能减少患者放疗的痛苦,不仅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而且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给宫颈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市二医院妇科作为景德镇宫颈癌防治中心,一直秉承“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做好宫颈癌防治的大众宣传及教育,普及宫颈癌疫苗知识。为了能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依托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工作的全面开展,妇科恶性肿瘤做到了规范、微创、个体化治疗、放射介入、全盆外照射,能独立开展新辅助化疗、放射介入全盆外照射、以及微创手术治疗。妇科正朝着大力推进恶性肿瘤筛查及诊疗事业更加规范、科学、权威、实用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