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构架“绿色通道”,神器ECMO成功挽救两名危重患者生命
在近期的医疗救治中,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凭借医联体紧密协作和先进的ECMO技术,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2名危重患者的生命,彰显了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和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现了医联体联合救治的巨大优势。
案例一:男子猝死失去生命体征,医护接力救助“抢”回一命
日前,57岁的黄先生突发心梗,呼吸心跳骤停,被紧急送往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琅东分院。到院时患者已陷入深度昏迷,瞳孔散大固定,生命危在旦夕。分院医务人员立即全力抢救,上了心肺复苏机、呼吸机以及多次电除颤等抢救措施,患者心跳始终未能恢复,救治难度极大。患者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长时间的心跳骤停导致他全身器官严重缺氧,尤其是大脑。若不能及时恢复有效循环,将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医生,他才57岁,女儿还在读书,求你们无论如何都要救救他啊!”,患者家属声泪俱下地请求。分院医务人员表示:“还有希望,我们一定尽全力救治。”
在这紧要关头,医院迅速启动医联体“绿色通道”。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李振华接到分院求助电话后,果断决定启用ECMO治疗,并率ECMO团队火速赶往分院。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患者心肺复苏近1小时、无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团队精准完成ECMO上机操作。ECMO成功运转后,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心电活动奇迹般地出现,为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随后,患者被紧急转运至总院,在ECMO的持续支持下,心内科团队为其实施冠脉支架植入术,打通堵塞的血管,进一步改善心脏供血。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心脏功能逐步恢复,顺利撤除ECMO和呼吸机,意识清醒,转入普通病房康复。
案例二:暴发性心肌炎少女危在旦夕,医护精心救治转危为安
近日,15岁少女小王因暴发性心肌炎引发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被送往南宁市妇幼医院。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最为凶险的类型,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死亡率极高。小王入院时,心肺功能已濒临衰竭,血压持续下降,全身器官缺血缺氧,生命岌岌可危,救治难度极大。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南宁市妇幼医院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紧急求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ECMO团队迅速响应,奔赴妇幼医院。在李振华主任带领下,团队成员冷静应对,默契配合,迅速完成VA-ECMO操作,成功为患者建立起生命支持。ECMO运转后,患者心率逐渐下降,血氧饱和度和血压逐步回升,生命体征暂稳定。
随后,患者被转至总院EICU,在ECMO的持续支持下,医护团队为其制定了全面的综合治疗方案,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3天的ECMO支持和精心治疗,患者心肺功能显著改善,顺利撤机,神志清醒,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康复。
这两例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现了医联体联合救治的优势。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紧密协作,实现了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当基层医院遇到救治难题时,总院能够迅速派出专业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团队熟练运用急危重症救治的顶尖生命支持手段——ECMO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有力的生命保障,充分展现了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专业水平。
撰稿:颜怀兴
文章来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