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 以责任践初心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
以生命赴使命
黑夜过后,是破晓的微光;
寒冷散尽,是温和的暖阳;
春暖花开时,大地是否春意盎然?
谁是新时代的英雄?
是守护我们山河的铁腕战士,是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是在我们身边默默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名战士。
践初心
✦
有这样三个小年轻,刚踏出学校大门,就匆匆体验了一把“分离之痛、相思之苦”。三人中有正在热恋期的帅小青,有刚领完证还没来得及摆酒的小年青,还有万事俱备即将考研的小奋青。但在2021年5月广州本土新冠疫情爆发后,他们都做了同样一件事,第一时间自愿请战去驻守药学部所有岗位中感染系数最大的发热药房。
01
手机成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
疫情就是命令,他们甚至来不及与亲人、女友、爱人好好道别,2021年6月19日这天,他们匆匆收拾行李,正式入住隔离酒店,从此开启了“隔离酒店-发热药房”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模式。
从温暖幸福的家里转移到“一床一桌一电脑”的隔离酒店,虽然其他同事都住在同一层楼,却因疫情防控需要,被阻隔在各自的房间,只有在工作交接班时才能与伙伴见上一面。隔离酒店到发热药房的路程步行只要5分钟,但他们每天只能早乘专用车去,晚坐救护车回,短短1公里的距离,他们却只能透过车窗看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车上隔开座位,酒店隔开房间,手机成了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
02
“我很好,别担心!”
虽然三位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不久,但他们用行动刷新了我们对90后的看法。进入医院发热药房后,隔离衣下记不清汗水湿透了多少件衣裳,N95口罩摘掉后脸上留下了“辉煌战绩”,昼夜颠倒的轮流值守,分不出是白昼还是黑夜。上班的地方与高风险的发热病人只有一墙之隔,他们通过打开墙上的小玻璃窗,将调配好的药品发给病人并对其进行用药指导。每次发完药后,都需按要求消毒和清洗,面对着粗糙泛白的双手,他们也只是一笑而过,他们明白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每天无论多晚多累,他们都不忘向亲人报平安,“我很好,别担心,等任务完成就能回家了”,简短的一句话却是亲人每天收到的最好消息。
在隔离酒店门口等待救护车接送上班
03
214个日夜,5136个小时
原以为只要坚守30天就可以踏出发热药房的“铁门”,但为了把方便留给其他同事,他们义无反顾申请继续坚守。只是他们也没想到,这一守,就守了214个日夜,5136个小时。
以生命赴使命,他们与其他抗疫一线人员一起,为医院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安全壁垒。“婚礼推迟”“考研错过”“恋人相隔”于他们只是一笔带过的愧疚,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今天有没有新增新冠感染患者。
带着“疫情防控任务一天未完成,一天不踏出发热铁门”的信念,他们出色完成防控工作,默默守护着医院。院领导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广州市卫健委和广州市红十字会也为他们送上感谢信。他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在服务患者、辅助医护等各个环节挺身而出,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团员的精神面貌和政治本色。他们不分昼夜奋战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生命至上”的大爱。
以生命赴使命以责任践初心
春暖花开时,大地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2022年1月19日,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回归。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平凡岗位贡献的价值,但他们还是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誓言发挥到了极致。在家休整一周后,他们又重新回到了往日的工作岗位上,而另一批战士又重新入驻到发热药房,继续以责任践行医者初心。
2022年4月1日,发热药房自动发药机上线了,这意味着不再需要“驻守战士”昼夜颠倒的轮流值守。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即便抗击疫情的路漫长又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
✦
图:药学部
编辑整理:宣传科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服务号
微信号|hdqrmyy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订阅号
微信号|hdqrmyy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