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专家霍咏姬:9小时一个班次的工作 绝不留手尾给下一班队友
与其他医护工作者有别的是,援沪检验专家每天面对的是一管又一管的试剂。为了提高效率,他们不断优化流程,确保核酸检测安全有序高质量开展。“自从我们广东支援的队伍到达分配到的虹口中科润达工作站后,整个站点的总体的检测日工作量翻了一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此次派出的检验专家霍咏姬副主任技师说。
工作交接后简单收拾行装马上出发
霍咏姬是一名有20年工作经验的检验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党委书记曹礼忠说,医院接到任务后,考虑到此次任务的艰巨性,经过讨论,还是决定克服院内困难,最终派出了工作经验丰富的李前宁和霍咏姬两名高年资检验专家前往上海。
(图左:霍咏姬;右:李前宁)
霍主任说,因为院里面之前讲过要做好准备,如有任务,随时出发,但是没想到,通知出发执行任务时,时间还是很紧急。4月3日当天接到通知时,自己还在岗位值班。收到指令后,她与同事做好交接工作后,由家人简单收拾了几件随身物品,便按照省里统一安排,立即集合出发前往上海。
抵沪重新优化程序制定工作流程
抵沪后开展工作
霍咏姬向记者介绍,4月3日抵沪时已是晚间11点,简单安顿好行装后,队里的领导和领队连夜进行了讨论和分组,自己在当晚凌晨大约两三点钟已经收到了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第二天一早,广东援沪专家根据站点的实际情况,根据感控的流程,重新优化了工作程序,并建立了一脱、二脱和清洁区,并在各区之间建立了间隔,以最大的程度保证工作的安全。(一脱区指出方舱站点后首先要脱掉最外层防护服的区域;二区是脱内层的帽子、手套、口罩等的区域;最后还要到达清洁区进行消毒)
霍咏姬说,团队不但在总体上对流程进行了优化,11人的工作小组进入实验室之前也重新再进行了讨论,如何统筹安排好大家的时间,让大家能够以最高的效率进行工作。
因为一般早上采集到的核酸样本送到实验室站点要到中午,因此队里安排的工作班次是9小时一班。一个班次是13点到22点;另一个班次是22点到次日清晨7点。队里的人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每一班次的人宁愿自己加班加点拖点时间也绝不给后面一个班次的人留手尾。
霍咏姬说:“高强度的工作和绝对密闭安全隔离衣措施,曾有那么一瞬间自己有窒息感,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队里的其他同事马上安抚自己,并让自己先出舱稍作休息。她说,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每一个人都心无杂念,大家互相照顾,就是想把这个任务好好地完成!”
记者采访霍主任时,她语言平和而淡然,没有慷慨激昂的宣言,也没对高强度工作的怨言,朴实而平淡的话语让人动容。当记者问到她有没有什么困难时,她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困难,除了工作,就是让自己抓紧时间休息,根本就没时间想其他。”
文章内容综合自:人民网、羊城晚报、南方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