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话养儿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春夏之交,意味着寒潮天气几近尾声,气温即将快速回升。此时雨量充沛,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变大,“湿温”是谷雨节气的特点。中医认为,“湿困脾土”,湿邪易伤脾阳,使得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易出现身体困重、肌肉关节酸重、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黏腻、舌苔厚腻等症状,所以,在谷雨节气要顾护好小儿的脾胃,这样可以使小儿免受“湿温”之邪的困扰,同时提前为闷热夏季的到来打好基础。
谷雨/起居养生
春末夏初阴气渐消,阳气渐长,故要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升发”的规律。另外,“春捂”要适度,尤其是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较大,家长要随气温的变化适度为小儿增减衣物;居室尽量保持干燥,避免湿邪内侵关节、脏腑;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病史的小儿出门时要注意戴好口罩,尽量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勤用热水烫洗及日光曝晒,以去除螨虫。
谷雨/饮食宜忌
谷雨时节要注意养护小儿脾胃。平素饮食可适当多食甘淡食物,如山药、赤小豆、芡实、扁豆、薏苡仁、冬瓜、莲藕、竹笋、豆芽、海带、鲫鱼等。
不宜进食:羊肉、狗肉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也不宜进食油炸食品、五花肉等肥腻之品,以免助长湿温之邪。
谷雨/运动养生
谷雨时节,适当运动有利于体内湿气的排出,但运动要量力而行,切忌过量。可根据小儿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时间约30-40分钟。
食疗药膳
材料:赤小豆10g,炒薏仁10g,粳米30g,糖适量。
做法:赤小豆、炒薏仁、粳米洗干净后清水浸泡2小时,泡发好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小时,煮好前10分钟放入适量冰糖,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利水消肿。
材料:猪肚80g,茯苓10g、芡实10g。
做法:猪肚洗净、飞水、切块;茯苓、芡实洗净,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健脾祛湿。
谷雨/小儿推拿
0
1清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一手托住小儿的手掌,用另一手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100-300次。
0
2清补脾经
定位:拇指桡侧缘。
操作手法:在拇指桡侧缘的指端至指根部位做来回直推。100-300次。
0
3运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在大鱼际处做环形运动。50-200次。
“治未病调养专科”资料合集
调理小儿体质,首选小儿治未病专科
清明时节话养儿
孩子身高不达标,家长很苦恼,中医助长有妙计~
叶绮娜
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儿科专业。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李宜瑞教授、中国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陈晓刚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常见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疾病,包括感冒、咳嗽、泄泻、厌食、积滞、疳积、遗尿等,对小儿汗证、肥胖症、性早熟治疗也有一定的心得。长期从事中医儿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小儿调养临床经验,善长开展体质辨识、生长发育评估、食疗药膳等中医治未病技能。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课题研究。
治未病团队成员
卢焯明
主任中医师
张静
主治中医师
叶绮娜
主治中医师
林穗华
中医师
陈珏璇
中医师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