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油!党旗永远在心间飘扬!
前言:
来自17家省部属医院和19个地级市,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齐齐守“沪”,我院医学检验科主管技师苏镜也位列其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时间苏镜的心路历程。
来
自
17
家省部属医院和
19
个地级市,
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齐齐守“沪”,我院医学检验科主管技师苏镜也位列其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时间苏镜的心路历程。
2022年4月4日下午,告别不舍的家人与同事,带着医院的殷殷嘱托,我登上了奔赴上海的飞机。
作为科室的质控负责人,我从事临床检验工作近十年,有丰富的检验实战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在去年广州本土疫情期间,我曾协助主持完成多轮的大排查检测,对岗位安排与协调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看到医院发出招募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员的通知后,我主动请缨并经过严格挑选,最后成功入选。当得知这个消息,家里老人刚开始是不能接受的,但最后大力理解支持了我的工作,让我十分感动,也更有信心迎战!太太得知这个情况和我说,她很相信国家抗疫的经验,也知道现阶段正是上海抗疫的紧要关头,叮嘱我放心去支援,家里有她在,这让我安心。两个孩子在得知我出发去上海支援核酸检测,也为我加油打气画下了一幅画。
▲图:苏镜孩子们送给父亲的画
当天抵达上海后,作为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一组组长、党支部组织委员,我根据队员的情况妥善分工,带领12名队员第一时间开始实施核酸筛查检测工作。虽然穿着防护服,看不清彼此的面孔,我们却都有着同一个目标:用最快的速度做好核酸检测结果,助力上海抗疫。
▲图:核酸筛查检测工作现场(站立位:苏镜)
党员同志们自觉将党旗贴在防护服最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要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守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硬核作用,当好防控疫情的侦察兵。
就像孩子们给我的画一样,我们此行共同的心愿——“早日战胜疫情,平平安安凯旋”。
苏镜日记摘要
4月5日
“为了让临时党委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得更细更实,我建议组建后勤保障小组,医疗保健小组,重建后勤保障小组,质量技术监督小组,这样分工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次支援任务。”
4月7日
“我们都是平凡普通的人,却也都是行走在刀尖上的抗疫防疫尖兵。”
4月8日
“近日发现很多东西在上海难以买到,幸好医院给我做了充足的后勤准备,让我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感谢医院领导与同事的默默支持。”
4月9日
“昨天紧急接到市里大筛查的通知,支援的核酸检测点联系我们组长们做相关的工作安排,我们几个组长接连线上碰头讨论各组到岗的具体安排……一切忙完已是深夜三点。”
4月10日
“爸爸在上海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爸爸是用专业知识在抗疫。”
4月11日
“今天我带领队员支援华大火眼实验室。看着实验室里艰重的任务,和队员不断优化流程并沟通延长支援时间,在夜班时间持续支援,最终出来的数量有13万单管的成绩(原本实验室是按照10万单管的通量设计),以每小时5500单管刷新了广东团队的记录。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当队员们脱下防护服时的汗流浃背,他们却不喊苦不喊累,这让我很感动,也很自豪。
当队员们脱下防护服时的汗流浃背,他们却不喊苦不喊累,这让我很感动,也很自豪。
”
4月14日
“为了加强队员们的防护意识和院感理论水平,我组织队员们一起学习院感相关文件……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持久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苏镜
校对编辑:连萌
往期文章推荐
2021年骨伤科传承与创新珠江论坛暨“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揭牌仪式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