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被需要,所以选择前行——记录我院参与全员核酸检测的72小时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日夜兼程不负所托
✦
从4月9日凌晨至今,全院核酸采样队伍已经是第四次全员集合了,继第一轮全区全员核酸采样以及新华街大规模核酸采样后,今天早上5点半,队伍再次迎着朝阳陆续出发。
✦
✦
✦
披一身月色,与病毒赛跑
✦
很多医护人员都刚参加完4月9日的花都区全员核酸采样工作,有的甚至连轴转了12个小时,但在第二天晚上8点半收到再次集合的短信时,没有犹豫,没有怨言,火速赶到集合点,随时听令。
发热门诊定期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
作为自己孩子心中的“不归客”,发热门诊护士长郭媛本来答应在4月10日那天晚上11点结束工作后,可以回家陪伴孩子。就在8点多的时候,她便收到了医院的紧急通知。虽然因为防护规定,她不在外出采样的梯队里,但作为长期在应急一线的护士,她深刻明白,这个时候坚决守好发热门诊这个“前哨所”的重要性!虽然对孩子感到有些抱歉,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孩子又一次熟悉的叹气:“唉……算了,没关系,我们已经习惯了!你自己注意安全哦!”
关节外科护士长何元平和神经外科护士李孟琴→
急诊科护士长童金燕带领的第6梯队↓
急诊科护士长童金燕做起事来利落果断,每次有大规模核酸采样需要,她总是带领队伍出色完成任务。作为这次采样梯队的队长之一,她坚持从第一份采样,一直守到最后。“做护士这么多年了,辛苦是常态,遇事不退缩才能一起把事情办好。”这次在采样点,她还遇到了“全能代表”关节外科护士长何元平,她们带领着各自的“精兵”队伍,携手并肩,合二为一,26人的专业队伍,超前高效地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
惊蛰
时间紧,任务重,实验室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有时直接就在走廊的折叠床上休息。
从4月9日至今,我院实验室每天核酸检测量都超过1.5万管。医学检验科团队全员上阵,从接收标本、检测标本,到出具检测报告,步伐一直没有停下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的工作人员选择直接在走廊的折叠床上休息。面对这一次的紧急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我们的检验科团队依然化压力为动力,全力投入检测工作中。截止4月11日,我院共完成检测报告4.6万份,检测人次超过30万人。
40支采样梯队,600名队员,就有600个背后的故事。在逆行的背后,或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或有同伴的陪伴和鼓励,但更多的是自己的责任在肩和奋勇向前。
✦
放心向前冲,后方有我们
✦
充足的物资装备是保证核酸采样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4月9日凌晨不到四点,医疗物资仓库已经备齐了各类采样所需物资,并整齐摆放在集合点,以备随时出发,后勤保障工作总是走在每次任务的最前头。4月11日、12日连续两天早上7点,采样梯队出发时,所有物资已准备妥当。负责后勤运送服务的爱玛客陆强厚经理直言:“为充分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周末两天加起来总共睡了不到5个小时,睡觉的时候也一直攥着手机,怕睡得太熟没接到紧急电话。”
左二:负责后勤运送服务的爱玛客陆强厚经理
每周一早上的门诊,人群总是最熙攘的。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同样重要,我院坚持两手抓,且抓细抓实。尽管累计派出超过600名医务人员支援采样工作,但院内仍维持着良好的就医秩序,有的医护人员前一天晚上参加完新华街核酸采样任务后,周一早上8点仍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有的医务人员原本周一可以调整休息,但想着科室里人手不足,其他同事会加倍忙碌,就还是坚持回到医院上班。
其实连轴转这么多个小时,不可能不苦不累,但所有人都想尽自己所能多出点力。
✦
隔着防护服,想说谢谢你
✦
在疲惫的工作中,总能收获很多很多句“谢谢”,和时不时的一点甘甜。可爱的小朋友提着一袋切好的西瓜来做核酸,说要请“大白”吃西瓜;热心的路人阿姨看到医护人员在搬物资,二话不说开着自己的电动车,来回运了好几趟;采样人员忙碌了一天,偶然转身才发现身后不知什么时候放着志愿者默默搬来的降温的冰块;天气炎热,贴心的采样点居民为医护人员送来了自制的西米露;人数众多,队伍很长,但排队的市民都默默有序按指引行动,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配合着防疫工作……
4月12日7:30开始,
花都区在全区范围内再次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集全区之力,
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对此,我们义不容辞。
太阳总会升起,疫情终将过去。
同舟共济,共盼花开。
花都加油!
广州加油!
图片来源:网络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服务号
微信号|hdqrmyy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订阅号
微信号|hdqrmyy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