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春季食疗(二)
按阴历计算,每年自立春至谷雨节气(约阳历2月3日—5月5日之间)为春季节气。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脾虚型、肺虚型、肾虚型儿童的春季食疗(小儿春季食疗(一))。这篇文章我们继续介绍阴虚型和阳热型的食疗。
建议服用频率:每1-2周/次。
建议服用时间:非生病状态下,消化功能良好时服用。
温馨提示:以下食疗的食材用量,均以普通6周岁儿童为例,家长可视孩子年龄和消化情况,酌情按比例加减。
(四)阴虚型
材料:鲜百合15g,鸡蛋1个。
材料:
鲜百合15g,鸡蛋1个。
做法:鲜百合剥叶,洗净。鸡蛋和清水按2:1的比例混匀,兑入百合。上料隔水蒸熟,可加适量酱油调味。
做法:
鲜百合剥叶,洗净。鸡蛋和清水按2:1的比例混匀,兑入百合。上料隔水蒸熟,可加适量酱油调味。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功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材料:鲜笋40g,鸭腿1个(约100克),酸菜15克,生姜1片。
材料:
鲜笋40g,鸭腿1个(约100克),酸菜15克,生姜1片。
做法:鸭腿洗净、斩块、飞水;鲜笋、酸菜、生姜洗净,切小,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做法:
鸭腿洗净、斩块、飞水;鲜笋、酸菜、生姜洗净,切小,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滋阴补虚。
功效:
滋阴补虚。
(五)阳热型
材料:枸杞叶一把,猪肝50g。
材料:
枸杞叶一把,猪肝50g。
枸杞叶一把,猪肝50g。
做法:猪肝切薄片,洗净;枸杞叶洗净。清水武火煮沸,先放入枸杞叶,再沸后放入猪肝片滚熟,加食盐调味。
做法:
猪肝切薄片,洗净;枸杞叶洗净。清水武火煮沸,先放入枸杞叶,再沸后放入猪肝片滚熟,加食盐调味。
功效:养肝清肝。
功效:
养肝清肝。
材料:桑叶一把,干黄豆10克,猪瘦肉50g。
做法:黄豆洗净,清水浸泡半小时;桑叶洗净;猪肉切薄片,洗净。黄豆连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煮10分钟,转武火放入桑叶,再沸后放入瘦肉片滚熟,加食盐调味。
功效:清肝、祛湿。
“治未病调养专科”资料合集
调理小儿体质,首选小儿治未病专科
春分时节话养儿
孩子身高不达标,家长很苦恼,中医助长有妙计~
卢焯明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幼承祖父家学,并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等省级科研项目多项,现被聘为广州医科大学副教授,曾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现任:
1、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
2、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邓健
主任中医师
中医儿科科主任
中医儿科教研室主任
师从刘晓玲教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学术上主张内服外治并重,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古方新用,提倡重视预防保健,防重于治。擅长儿童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厌食、风湿性疾病和重症疑难疾病的中医诊疗,以及易感体弱儿调理。
现任: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委
2、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4、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5、广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兼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6、广州市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
杜洪煊
中医师
中医儿科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于广东省中医院学习,跟师李蔷华、杨京华等多位名医。擅长中医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厌食、疳证、夜啼、抽动症等常见病及小儿体质调理。发表论文多篇,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编书1本。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官方公众号
上一篇:清明时节话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