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助齐努力 中西医结合显神威
“叮铃铃…”,伴随着重症监护室门铃响起,12月9日早晨6:40重症医学科住进了一名老年男性病患,经过多学科协作,老人生命体征渐趋平稳,转危为安。
该患者有多年慢阻肺病史,合并有肺气肿、肺大疱,肺功能极差,需氧疗支持,于12月9日早晨患者突发胸闷、喘憋、呼吸困难,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心率偏快,入科时患者全身皮肤湿冷,颈静脉怒张,听诊右肺呼吸音极低,结合病史及查体考虑自发性气胸可能性大,但患者烦躁不安,生命体征不稳定,外出检查风险极高,情况危急,目前能同时解决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就是尝试胸腔穿刺,但诊断性胸穿风险较高,极易损伤胸腔脏器及血管,千钧一发之际,重症医学科立即邀请胸脑外科急会诊,查看完患者后也同意右侧气胸可能的诊断,决定尽快行诊断性胸腔穿刺,在二个科室通力合作下一起完成了这项看似普通、难度及风险系数却颇高的有创操作,在注射器针头由右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进入胸腔的一刻,抽吸出气体约1000ml,穿刺抽气结束后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烦躁等症状已明显缓解,血压心率亦逐渐恢复正常,结合患者诊断性胸穿抽出大量气体并伴随相关症状的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已经可以明确右侧气胸这一诊断,便继续为患者行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术(经同一穿刺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后连接引流装置及水封瓶),胸瓶内可见大量气泡溢出,患者呼吸困难好转后主动向抢救的医务人员说道:“当时我正在睡觉,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而且越来越严重,最后那一刻我感觉都快吸不上来气儿了,要不是你们,我….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目前经文献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继发性气胸的最常见病因,约57%的继发性气胸由COPD所致。随着COPD程度的加重,发生气胸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继发性气胸由于存在基础肺疾病所致的心肺储备功能减少,较原发性气胸患者症状更明显或程度更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更高,往往需要更积极地处理。该患者既往有慢阻肺、肺大疱病史,突然出现的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经过跨多学科间团结协作、开展及时有效的抢救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随着一夜忙碌后东边天空已露白,阳光透过玻璃照进监护室内,老人也迎来了新的一天。
文章来源: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