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心脏巨大肿瘤!医生妙手“拆弹”,患者化险为夷
心脏肿瘤在心脏疾病中非常少见,拳头大小的心脏内生长着“鸡蛋”般大小的恶性淋巴瘤更为罕见。如此巨大又位置特殊的肿瘤,侵犯了心脏的重要结构,严重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既要完整切除肿瘤又要保留心脏正常的机构和功能是对外科医生医疗技术的一大挑战。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庞昕焱团队就为52岁的朱女士(化名)取出了这样一个“鸡蛋”大小的心脏肿瘤,并实施心脏重建手术,及时挽救她的生命。目前朱女士术后病情恢复良好,已经可以正常下床活动。
“这两个月我总是憋得慌,但都没有在意。”朱女士说。渐渐地,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越发严重,有时甚至感觉到呼吸困难,于是立马到当地医院检查,原来真的有疾病在作祟。
“肿瘤”二字犹如晴天霹雳,心脏上怎么还会长肿瘤?还是直径约7cm的巨大肿瘤?顾不得多想,朱女士一家慕名前往山大二院找庞昕焱就诊。
入院时,朱女士憋喘症状已经十分严重,存在严重低氧血症,不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仅70%,无法平卧、难以活动,病情十分危重!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指生长在心脏或心肌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与其他肿瘤不同,心脏肿瘤对患者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肿瘤本身,更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等因素影响。”庞昕焱介绍,这是一例非常罕见的右心恶性淋巴瘤,肿瘤浸润性生长侵犯右心室右心房及三尖瓣、造成血性心包积液并堵塞三尖瓣瓣口。
心血管外科第一时间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同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请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进行MDT病例讨论,认为患者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
因肿瘤侵犯右心室及三尖瓣瓣环,且肿瘤包绕右冠主干,要想完整切除肿瘤,在切除部分心室壁的同时,极大可能需要切除部分右冠状动脉及三尖瓣瓣环。手术切除难度大、心脏重建难度大、风险极高。于是,庞昕焱团队做好重建心脏、冠状动脉搭桥及三尖瓣置换的准备,备好ECMO以进行右心辅助。
3月23日上午,庞昕焱带领医疗团队,在麻醉科、第二手术部及心脏特检科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朱女士施行了心脏肿瘤切除术+右心房成形术+右心室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见肿瘤基底位于右心室前壁近三尖瓣环处,基底约40*20mm,肿瘤黄白色呈分叶状,大小约70*50*45mm,质地韧且脆、易碎,肿瘤包绕右冠状动脉主干,跨越三尖瓣环延伸至右心房前壁并累及部分三尖瓣瓣环,完整切除肿瘤及受累的右房壁、右室壁、右冠状动脉主干及部分三尖瓣瓣环,重建右心室、右心房、三尖瓣瓣环,取大隐静脉做右冠状动脉主干搭桥。经过术后监护治疗,患者现已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目前病情恢复顺利,憋喘症状较术前显著缓解,可以正常下床活动,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
经术后病理证实,患者心脏肿瘤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心脏淋巴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心脏恶性肿瘤,这类肿瘤生长十分迅速并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压塞及上腔静脉综合征等,若不及时治疗,患者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时间不足1个月。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疾病晚期,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十分困难。对于像朱女士这类已出现三尖瓣梗阻症状的患者来说,积极手术是延长生存期的有效办法。下一步,心血管外科将与肿瘤防治中心、血液内科等科室展开进一步MDT讨论,为其制定精准、科学、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
专家介绍
庞昕焱,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脏外科分会大血管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外科质控分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心血管外科疾病治疗和器官移植、脏器保护。擅长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杂交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病的外科微创介入、冠心病的杂交微创治疗等。
门诊时间:周一、三上午。
作者:孙浩森林雨来源:心血管外科编辑:林雨责任编辑:袁玉起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