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乏力-低钾血症的凶手:Gitelman综合征
近日,我院内分泌科成功帮一名学生寻找到反复乏力的原因:
Gitelman综合征
。
16岁的王小小(化名)是一名学生,反复乏力有1年多了,严重的时候四肢都不能动弹,头也不能动,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发现低钾血症,但是在给予补钾治疗后,血钾更低,只有1.5mmol/L,于是转到我院就诊。最终经内分泌医生诊断后,确诊为Gitelman综合征,治疗后好转出院。
严重的时候四肢都不能动弹,头也不能动,
那Gitelman综合征,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大脸猫儿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了解。
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遗传基因病。
轻型病人可能没得症状,童年时期偏爱咸的食物或咸的零食,或者表现为轻度的乏力和食量减少、口渴、多尿;有的小朋友会出现生长发育生长迟缓、青春期延迟等情况。
严重的病人会出现四肢抽搐、软瘫、痛性痉挛、晕厥和横纹肌溶解继发急性肾损伤,甚至因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
Gitelman综合征往往是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起病。
Gitelman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乏力,其次为口渴、多尿、手足抽搐和心悸。
血尿生化异常可早于临床症状出现。
临床中低钾血症看似非常简单,其实非常复杂,病因很多。
当我们碰到低钾血症的患者,不仅仅是简单的予以对症补钾处理,更重要的是揪出低钾血症背后的原因,从根本上避免患者再次出现低钾血症,不然病人会反复乏力,影响工作、生活及学习。
低钾血症的的病因分析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去判断,最终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
Gitelman综合征患病率约为1/40000~1/4000。该病易被漏诊或误诊。
终极武器:基因检测。
还是以王小小为例,根据他的检查结果提示和血压情况等综合考虑,我们对王小小进行了基因检测,报告提示SLC12A3基因突变。最后明确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
最后我们给王小小的治疗方案是氯化钾颗粒+门冬氨酸钾镁片+螺内酯,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血钾及血镁正常,无乏力症状。
低镁者还需要补镁,这是基因病,常常需终身服药治疗。
建议将血钾至少维持在3.0mmol/L以上,血镁水平维持在0.6mmol/L以上。鼓励进食富含钾的食物。
鼓励低镁患者进食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黑巧克力等。药物补镁首选口服。
患者病情严重或不能耐受口服补镁、补钾时,需静脉补镁、补钾治疗。
当患者持续存在低钾血症伴有相关症状,补钾治疗效果不好或不能耐受副作用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潴钾类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断剂或非甾体消炎药(NSAID)。
如以上治疗不耐受
可联合其他保钾药物治疗
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指导医师
作者介绍
供稿:内分泌科范芳
编发:宣传科大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