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预告|关爱星星的孩子,儿童孤独症长期干预班课程介绍
为系统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眼神对视能力、听指令能力、语言认知能力等基础学习能力,促进其社交互动、运动、游戏能力的提高,改善行为问题,同时让家长更好了解孩子,掌握与孤独症儿童相处的基本策略和技巧,促进亲子关系,学会居家干预的方法,孤独症评估与干预中心设立了训练时长为连续20天的儿童孤独症长期干预班。以下为内容介绍。(注:参加长期班干预课程前均需参加家长训练营)
01
课程时间
儿童课堂:为期20天,周一至周五上午8:15-11:20(上午班)或下午2:00-5:00(下午班),每天开展5节课,每节课30分钟,连续四周,共计20次课程。(注:每次课程需一名家长陪同,前两周治疗师与儿童单独授课,后两周家长进入课堂学习如何对儿童进行干预并实操。)
家长进课堂实操
02
课程项目
干预对象
2-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
课程理论基础
ABA(应用行为分析)、PCI团体课(游戏与文化介入)、感觉统合治疗、语言认知、多感官训练等。
形式
1对1教学结合团体教学(注:团体教学需家长全程参与)。
课程内容简介
1
//ABA应用行为分析
采用DTT回合式教学(发指令→儿童反应→结果→停顿→进行下一回合)的模式,结合生动的场景、有趣的游戏和儿童喜欢的强化物,使儿童能主动参与学习,达到提高儿童的眼神对视能力、听指令能力、基础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目的。
1对1教学
2
//感觉统合治疗
能够改善大脑感觉调节功能,使儿童能够正确解析、区辨、整合感觉讯息而能顺利学习,自我调节至安定、稳定的情绪。藉由自闭症儿童喜欢的感觉统合游戏,在轻松、有趣、快乐的情境中被鼓励,诱发出共同注意力,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交互动、沟通、运动及游戏能力。
3
//语言认知课
通过采用注意力训练、模仿能力训练、理解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能力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训练等方式,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以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日常对话和社交。
4
//PCI团体课(游戏与文化介入)
主要是通过互动、游戏与日常文化教育模式让孤独症孩子参与不同场景集体游戏互动,儿童需要关注相关的言语、非言语信息,并且学会做出适当的反馈,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善意与接纳的主流文化来帮助孩子,提高自闭症儿出童的社会定向能力、模仿能力、社会参照能力(察言观色)、共享式注意力、有来有往的持续互动与交流能力、情绪调控与互动能力。
5
//多感官训练课
多感官治疗根据不同小朋友的特质,通过电脑多媒体设备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前庭觉、触觉、温度觉等),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其异常的感知觉,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等方面。
这种交互式的回馈对于诱发及培养儿童在主动探索环境、尝试适应环境的变化及积极参与体验身边的转变等各方面皆有正面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协助孤独症儿童培养更有自信、更自主及更有乐趣的学习模式。也有助于减低个人的紧张情绪和一些不适应行为(如自我刺激、自我伤害行为),提高个人的注意力和反应,促进其对外界的探索和沟通,继而改善人际互动、增强正性行为。
☑上课地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白云院区)5楼孤独症评估与干预中心;
☑具体费用等请至白云院区3楼孤独症评估与干预中心前台咨询或电话咨询:020-32439347。
END
来源:孤独症评估与干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