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广医二院微创介入科团队荣获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23年1月12日,在第四届广东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上,广医二院微创介入科朱康顺教授团队的“中晚期肝癌介入综合治疗策略及药物精准递送诊疗”项目荣获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本项目探索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期,研究结果多次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Radiology、AdvancedScience上,且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肝胆肿瘤指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胃肠病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2020年,上海)》等引用,推荐该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该系列研究发表20篇代表作(包括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论文累计他引539次,单篇最高被引106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技术方法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项目团队在多项国家、省市基金支持下,经10余年攻关,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晚期肝癌个体化综合介入治疗模式,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并同时开发了基于靶基因和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药物精准递送诊疗体系,为肝癌药物精准治疗提供了转化应用前景。
主要创新点如下
No.1
针对门静脉癌栓(PVTT)治疗的世界难题,建立伴PVTT肝癌的个体化综合介入治疗新模式,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在国际上首次以PVTT分型为依据报道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治疗伴PVTT肝癌的新策略;在国际上率先报道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PVTT肝癌的生存获益,提出放射性粒子对阻止分支PVTT进展、提高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际上率先采取经皮经脾门静脉入路技术进行门静脉闭塞的介入治疗,为癌栓患者并发胃肠道出血提供治疗机会;针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血细胞减少,在国际上率先对部分性脾栓塞术的栓塞程度建立量化标准,预测脾栓塞疗效,为肝癌介入治疗创造条件。该系列研究成果被多项国际、国内指南推荐,认为该个体化方案可作为伴门静脉肝癌的治疗选择,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No.2
针对中-大型肝癌、邻近肝门部肝癌热消融治疗的难点,建立消融的联合治疗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TACE联合射频消融和索拉非尼策略治疗3.1~7cm中-大肝癌的可行性,使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
针对邻近肝门部肝癌热消融的禁忌,提出在TACE基础上行CT引导下精准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扩宽了热消融的适应证。该研究在Radiology上的述评指出,中-大肝癌的治疗方案扩宽了中期肝癌消融治疗的适应证,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No.3
针对药物如何精准递送至肝癌组织的难点,开发基于靶基因和肿瘤微环境响应的智能纳米药物递送体系,实现肝癌多靶点调控的精准诊疗。在国际上较早设计具有肿瘤微环境触发快速释放药物和治疗基因的智能纳米载体,实现药物或治疗基因的靶向递送和可控释放,且兼具影像活体监测功能;围绕肝癌的基础疾病肝纤维化,在国际上率先开发纳米药物靶向治疗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症。
该系列研究被NatRevGastroenterolHepatol、AdvMater等国际权威期刊引用,其负载药物、治疗基因以及微环境响应的多功能纳米药物可作为肿瘤精准治疗的有力工具,具有潜在转化应用前景。
项目团队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模式及理念,对肝癌临床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部分介入技术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中晚期肝癌治疗水平的提高。其基于靶基因和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纳米药物递送诊疗体系的建立,也为将来肝癌精准治疗提供了转化应用的基础。该系列研究成果得到了滕皋军院士、吴孟超院士、樊代明院士、樊嘉院士团队发表的文章正面引用,充分肯定了该系列研究的临床适用性和技术创新。
来源|微创介入科
编辑|广医二院全媒体工作室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