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医|风湿科学科主任兼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韩光明:不断突破创新,在全球率先探索多种风湿病新疗法
韩光明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风湿科学科主任兼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留美工作学习10余年,先后获医学双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流行病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皮肤和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风湿免疫病是一类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的常见疾病群,目前中国的风湿病患者不少于5000万。该类疾病也是致残率非常高的系统性疾病,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由于多种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常被视为“不治之症”或“不死的癌症”,因此,探索风湿免疫病病因、发病机理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作为一名在皮肤风湿免疫领域耕耘数十载的临床科研型人才,韩光明主任凭借其敏锐的医学视角、扎实的临床积累、系统的科研思维,锐意探索创新,为风湿免疫病患者带来了一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Part1
师从名医大家,奠定双料博士学问扎实根基
在很多医学生眼中,风湿免疫科复杂难懂,并不是一个容易“亲近”的专科。与其他专科不同,风湿免疫疾病往往是伴随着多脏器损伤的全身疾病,因此,风湿免疫科医生不仅需要足够的专科“深度”,还需要全科的“广度”,精于本专业的同时,对涉及到的相关专科都要有全面的掌握。
深知风湿免疫科对“内外兼修”的高要求,早在1999年,已经取得临床免疫学硕士学位的韩光明主任又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仁济医院)攻读风湿免疫学博士学位。在这里,韩光明主任为自己的从医生涯打下了一个扎实的高起点。
他的博士生导师陈顺乐教授是当时国际知名风湿病专家,也是我国风湿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对中国风湿病学领域,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历任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联盟主席、中国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曾于2004年被美国风湿病学会授予“风湿病学大师”的荣誉称号,是亚洲首位获得该荣誉的医生。
在陈顺乐教授,顾越英教授,鮑春德教授和沈南教授等知名专家的指导下,韩光明主任熟练掌握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牛皮癣)、银屑病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血管炎等风湿免疫病的基础诊疗技术。在上海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学习期间,跟着这些风湿界的全国最知名专家,诊治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疑难杂症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于疑难杂症患者的诊治方面。
医海无涯,探索无止境。2012年,韩光明主任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攻读流行病学博士,师从美国著名风湿免疫病和变态反应病兼流行病学专家泰德教授。在这里,他除了进一步研修风湿免疫病和荨麻疹、药物及食物过敏等变态反应病的诊断和治疗外,还从事风湿免疫病的流行病学、营养治疗方面的研究工作,真正把临床和临床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把自己的医学框架锻造得更扎实和开阔。
“在风湿免疫学科会遇到很多疑难杂症的患者,这会给我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对于一名热爱探索未知领域的科研型临床医师来说,攻克这些挑战,就会帮助患者朋友们解决了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同时也会给我带来非常大的成就感”韩光明主任说,这种成就感的前提,就是要心中时刻想着患者朋友,急患者朋友所急,想患者朋友所想,并且持续拥有不断创新的热情,不断探索前行。
Part2
不断突破创新
在全球率先探索多种风湿病新疗法
风湿病有很多“难症、怪症”,即便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其发病机理至今仍不明确,却可以引发患者皮肤、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关节等广泛的多系统受累,对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红斑狼疮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如果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可出现肾脏衰竭、心肺功能衰竭或并发严重的感染等,严重的有生命危险。
针对这一顽疾,韩光明主任在开展大量临床诊疗工作的同时,也在科研上不断迈出探索的脚步。通过与健康人对照研究,他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发现了干扰素信号通路异常在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形成与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成果在《GenesandImmunity》发表后,立即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前美国风湿病学会主席MaryK.Crow女士撰文评论指出,这一重要发现对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积极意义和影响,并指出该研究为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也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目标。
该研究成果已经被世界36个国家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160多个机构的科学家引用800多次,彰显了研究成果的“含金量”。目前,干扰素抗体也已经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预计不久将用于红斑狼疮的常规治疗。
在银屑病关节炎领域,有一种特殊类型名为连续性肢端皮炎,在该疾病中后期,患者会出现骨质的破坏和指甲脱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影响。由于该疾病比较少见,目前世界上尚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
针对这一状况,韩光明主任开始了该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并于2021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药物能有效控制该疾病的进展,短期内能帮助患者朋友,恢复正常的手指和指甲。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被世界皮肤病领域最权威的医学期刊《JAMADermatology》发表。
作为皮肤和风湿免疫界,最难治的疾病-硬皮病,韩光明主任带领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研究,发现小分子JAK抑制剂能显著改善硬皮病患者的皮肤硬化、肢端溃疡和肺纤维化,并且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该研究成果也已发表在知名医学期刊《FrontiersinMedicine》。
这样的科研成果与突破在韩光明主任的从医生涯中时有发生,将来还会继续发生,截至目前,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英文著名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ArthritisCare&Research》《JournalofClinicalRheumatology》《ClinicalRheumatology》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7篇。
“尽管目前大多数风湿免疫病难以彻底治愈,但随着风湿免疫病学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新方法被研发出来,风湿免疫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只要患者能被及时诊断并早期进行积极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多数病情可以实现完全控制。”在韩光明主任看来,持续的探索创新背后的意义是不断给予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也给予了患者未来更多的希望去坚持下去并积极治疗,这也是他扎根在这个领域不懈探索突破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