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当前,南宁市妇幼人“疫”往无前守护百姓安康
近日,
“新十条”实施。
在非常时期,
在特殊岗位上,
妇幼人扛起责任担当,
不负“性命相托”。
在临床科室,
他们,克服人手紧缺的困难,
保障病人的及时救治,
顺利地迎接一个个新生儿降临;
在检验科室,
他们,加班加点确保了
检验报告的及时、准确……
在这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
救治的新挑战中,
妇幼人用行动书写了不辱使命,
确保着诊疗工作有序进行,
保障着每一位母婴的安康!
坚守
医者勇毅……
为急诊患儿看诊
“剧增的病人”,说起近期的工作,儿科兼急诊科主任颜云盈印象深刻。
在急诊科,高峰时候一天接诊病人达到500多人,较平常增加了一倍。这其中,大多是伴有发热的病人。
各个岗位上的妇幼人
急诊科作为临床一线科室中的“急救前线”,科室2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被新冠病毒感染。为应对紧张的医疗工作,医院充分调配人力资源,从儿科调配医生加入急诊病人救治;由护理部调配3名护理人员扩充急诊护理队伍;将轮转的护士增加到急诊科配合核酸检测、分诊工作等等。
各司其职
“来急诊的病人,都是比较急、比较难受的了,我们这时候肯定要‘挺’住。”急诊科刘彩青护士长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急先锋”们默默付出,践行着“医心为民守护生命方舟”的急诊党支部品牌文化。
与此同时,急诊科还承担着院外的急救工作。期间,每日的急诊出诊量翻了三倍。
准备物资,急救接诊
“1001、1002、1003……”在急诊科谭峰云副主任坚持了约半小时的胸外按压后,一位脑出血病人终于恢复了心率。
连日来,医院急救出诊任务也比往常多。头一天刚退烧,身体稍微恢复谭峰云就加入到救治任务中。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接诊任务不断。“比往常多很多,往往接着的还在路上就收到下一个任务了。”谭峰云说。
无悔
执着的守护……
“我是党员,我先上!”图为阳性病区的医护人员在忙碌着。
随着工作的需求,南宁市妇幼提前部署,设置儿科阳性病区。在这里,医护人员直面病魔的无情,而心存温暖,付出执着的“守护之情”。
患儿在医护人员的悉心呵护下康复
病区的黄芳护士长的小女儿感染新冠后,吐到胃出血。而她因为工作需要无法请假,只能由其爱人带着孩子输液。输了两天液体,女儿好了点,其爱人又倒下……心里牵挂着病人的黄芳坚持在岗位上,“白天管科室晚上管家人”。
感觉身体不适,下班了两位护士互相为对方扎针输液。
儿科阳性病区,从刚开始接收13位病人到一天125位入院,84位出院……科室能上班的5位医生,13位护士“连转轴”。他们或者累了一天,在岗位上发现自己身体不适,下班了马上叫上“队友”为自己输上一瓶液体;他们,也或者刚退烧,身体稍微好点,就主动顶上……在这场战疫中,儿科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大家“童心协力”、无怨无悔、不辞辛苦确保了病人的救治。
静待
春暖花开……
“哇、哇、哇……”伴着响亮的啼哭,新生命顺利降临。
接近晚上9点,产科主任张云燕还在盯着病例,在院党委书记蒋武夜查房看到时提醒,她才“不情愿”拿起了盒饭……
32岁妊高症妈妈洪女士,看着自己的宝贝,喜从心来。原本还担心脐带绕颈难以分娩的洪女士,在市妇幼产科团队的护航下,顺产了她的一胎宝宝。
在产科,产妇家庭送来了锦旗……
还有,发烧37.4℃、胎膜早破的凌女士也顺利升级“妈妈”了;产后出血800ml的张女士也顺利康复出院了……在医护人员繁忙的背后,是每周将近100个家庭的美满添喜、平安团圆。“特殊时期,我们的医护人员很多也病了。苦一些,但为了产妇,值得!”产科主任张云燕来不及分享太多故事,又忙着去看望她的孕产妇们了。
晚上8点多,总值班的职能人员夜巡查,发现B超科蒋江帆主任还在忙碌着,也没来得及吃晚饭……
在市妇幼,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妇幼人都在默默地奉献着。
妇科主任黄玉葵接连上台手术,保障病人的及时救治。
他们的守护,是在B超科,那按月排班变成的按日排班表(随时应对感染新冠的医务人员调整);是在检验科里,那一排排单管核酸检测标本倍增的工作量;是在职能科室办公室,黑夜下依然亮着的灯光……
核酸采样
实验室人员团结作战
党旗飘扬在一线……
“大考”当前,妇幼人不怕、敢当、能干!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勇气和信念,无畏困难,“疫”路向前,为最终的胜利贡献力量!
感谢,付出;
感谢,理解;
感谢每一位携手战“疫”的你。
今冬,
阳光明媚,
虽凛,
但如歌温暖。
让我们期待,
不远的春天,
尽开颜!
END
供稿、编辑:姚瑞兰
终审:邹大勇
欢迎关注更多妇幼健康科普知识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