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罕见,所以关爱!——5月23日肝豆状核变性关爱日
肝豆状核变性病由英国威尔逊(Wilson)医生在1912年首先报道和描述。国内公益组织和患者群体联合于2015年率先发起了肝豆状核变性关爱日,并将这一日子确定在每年5月23日。
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病?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人群常集中在青少年或儿童,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通过胆汁、汗液等将摄取的铜排出体外,无法有效地运送和排泄身体里的铜,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积,也即“铜中毒”。
肝豆状核变性病的分型
肝型
表现为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增高、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等。
脑型
表现为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舞蹈症状、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声音低沉、吞咽障碍等)及精神症状。
其他类型
以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或溶血性贫血为主。
此外,患者体内多余的铜沉积在角膜周围缘的膜后弹力层,形成棕绿色或金黄色的色素沉着,被称为KF环,这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重要的特殊体征。
(肝豆状核变性病角膜KF环,图片来自百度)
(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肌张力障碍,四肢扭曲痉挛。图片来自百度)
肝豆状核变性病的发病率
肝豆状核变性病的世界范围发病率为三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致病基因携带者约为九十分之一。本病在中国较多见。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男性比女性稍多,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肝豆状核变性病的诊疗现状
目前的医疗水平,此病虽然不能根治,却是少数几种可以完全控制的罕见病病种之一。常规治疗主要为驱铜治疗,如低铜饮食,使用铜的螯合剂青霉胺及曲恩汀,锌制剂和四硫钼酸胺。严重者可行肝细胞移植。然而,由于本病发病年龄悬殊、起病缓急与病程进展不一致,易造成诊断困难或严重的误诊,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针对此病我们能做什么
肝豆状核变性病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绝大多数限于同胞一代发病或隔代遗传,罕见连续两代发病。目前国内外的医疗水平尚无法根治,而对于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也即孕前预防,成为了最有效避免此类罕见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在孕前,夫妻双方通过单基因遗传病的携带者筛查,若发现夫妻双方均携带有风险的基因突变,那么结合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病检测技术(PGTM),就可以从源头将遗传病阻断。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开设有专业的遗传咨询门诊,在这里对诊断明确的单基因病均可通过PGT技术阻断,经PGT技术成功阻断的单基因病宝宝接连平安诞生!因为罕见,所以关爱。生而不凡,我们共同守护每一个生命,为其健康的诞生奋斗终生!
遗传门诊专家介绍
杨如镜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84年原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9年原河南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硕士毕业,200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河南省医学会第一届医学遗传分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学会第一届生殖医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生殖医学与临床遗传工作30多年,在不孕不育症诊断及治疗尤其是辅助生殖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遗传咨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生殖相关遗传咨询;单基因病及染色体病等遗传咨询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获得省厅级科研奖励5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专利2项。
遗传门诊时间及地点: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二、四、六上午
坐诊地点:生殖医学大楼二楼203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