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来例假都“乳腺痛”,我是得癌症了吗?
为什么来例假会乳腺痛?
如果乳房疼痛常常发生在来例假前,而例假结束后疼痛缓解并无其他不适,大家不必过于焦虑和担心。在例假前的两三天,由于乳房的血流供应增加,容易造成乳房产生沉重感、胀痛感或偶然短暂的针刺感等,在例假过后便会逐渐消失。这种呈周期性的乳房疼痛是生理性乳腺增生的表现,是属于正常的生理性现象,与乳腺癌并无联系。
乳腺痛是否就是癌?
通常来说,造成乳房疼痛与以下的因素相关:
1.生理期:与女性例假的关联比较明显,乳房疼痛常常发生在来例假前,而例假结束后疼痛缓解并无其他不适。
2.内衣尺寸:佩戴的内衣尺寸不合适,对乳房、胸部造成压迫,长久下来会产生疼痛不适。
3.乳房体积:乳房体积过大,长期处于悬垂状态,从而引起软组织不适。
4.心理压力:当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紧张或高压,身体内各种相关激素分泌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月经来潮,由此引起乳腺增生,产生乳房疼痛等不适。
5.乳腺炎:当细菌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皮肤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的典型表现,常见于女性哺乳期。
6.乳腺癌:在乳腺癌早期阶段,一般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在乳腺癌晚期阶段,肿瘤侵犯皮肤或胸壁等临近组织时,会产生乳房、胸部疼痛等不适。
出现哪些情况考虑乳腺癌?
女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辨别是否患有乳腺癌:
1.发现乳房有无痛性、质地硬、活动性差的肿块。
2.发现乳房皮肤有明显变厚、变粗糙以及毛孔增大的改变。此种变化临床上称为“橘皮征”。
3.发现乳房皮肤有类似湿疹样改变;
4.发现乳头分泌血性液或内衣上发现血迹;
5.发现乳房有久治不愈的伤口或溃疡;
6.发现乳房皮肤有不对称性凹陷;此种变化临床上称为“酒窝征”。
7.发现双侧乳头不对称;
8.发现腋窝、锁骨上窝有肿大淋巴结。
关于乳腺检查,普通人每年体检应该做什么项目?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的描述,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风险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存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即被认为是乳腺癌
:
⑴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主要判断内容如下:
①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②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③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④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⑵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⑶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一般风险人群即除了乳腺癌高危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女性。
根据评估对象的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个人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活检次数等多个风险因子,利用Gail模型进行罹患乳腺癌风险评估。如果受试者5年内发病风险≥1.67%,则被认为是高风险个体。
一般风险人群
<40岁:掌握乳腺癌防治知识,定期进行乳房自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增强MRI)。一般不推荐该年龄段进行乳腺筛查。
40-70岁:定期乳房自查,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每1-2年进行乳腺X线检查,对于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评估为c型或d型腺体)建议与乳腺超声检查联合。
>70岁:定期乳房自查,每1-2年进行乳腺X线检查。
高危风险人群
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每6-12个月1次乳腺体检,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MRI。
关于保护乳腺,有没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选择不合适的内衣
误区二:过度节食
误区三:饮酒
误区四:过冷或过热地刺激乳房
误区五:香皂清洗乳头
误区六:乳霜能让胸部变大
误区七:母乳喂养会使胸部下垂
参考资料:
[1]黄育北,佟仲生,陈可欣,王瑛,刘佩芳,顾林,刘俊田,于津浦,宋丰举,赵文华,史业辉,李慧,肖怀远,郝希山.《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解读(精简版)[J].中国肿瘤临床,2019,46(09):432-440.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1,31(10):954-1040.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1.10.013.
[3]沈松杰,孙强,黄欣,李炎,李玥翀,牛梓涵,宋雨,汪颖姣,周星彤.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2022年版)[J].中国研究型医院,2022,9(02):6-13.DOI:10.19450/j.cnki.jcrh.2022.02.003.
中山市人民医院编辑部
供稿:梁煊华
一审:凌飞海
二审:冯蔚学、林茹珠
三审:郭小玲
就医须知
中山市人民医院患者就医最新要求(2022年7月1日版)
简洁标题
没有什么路是白走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白做的,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都是成长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