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药膳方案(一)
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制作而成的美味食品。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临床工作中,常常有家长问起有关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药膳调护。我们拟用接下来两篇的文章,根据不同的症型,给出辨证施膳的方案。(症型分类参考往期文章《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中医辨证用药》。
本篇文章先介绍痰热互结型、痰湿内阻型的药膳方案,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介绍肺脾两虚型、气血瘀阻型的。
提示:
药膳的服用频率,建议为:每周1-2次。
文中食材、药材的用量均以6周岁小儿为例,家长可根据小儿的体重、年龄予以酌情加减。
文中提及的“包煎”是中药的煎煮法,针对一些有绒毛、有锐刺、有颗粒,或者有其它特点会影响食用口感的药材,建议用汤料袋包裹,再煎煮。
小于3周岁小儿胃肠功能较为薄弱,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容易受药物干扰,原则上不建议长期服用药膳。如需使用,请先咨询专科医生意见。
一、痰热互结
①莲藕海带汤
材料:莲藕80克,海带15克(泡发后的湿重),竹茹5克(包煎),芒果核10克(包煎),猪筒骨100克,食盐适量。
做法:莲藕去皮,洗净,切块;猪骨斩块、洗净、飞水;海带用水泡发;药材用汤料袋包裹后清洗,清水浸泡。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1.5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②冬瓜薏仁汤
材料:冬瓜100克,薏苡仁10克,浙贝5克,麦芽10克(包煎),辛夷5克(包煎),猪展60克,食盐适量。
做法:冬瓜洗净,切块;猪肉切大块、洗净。药材洗净(其中麦芽、辛夷需要用汤料袋包裹后清洗),清水浸泡。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1.5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清热祛湿,宣窍。
二、痰湿内阻
①益气化湿汤
材料:党参5克,茯苓5克,砂仁2克,山药5克,薏苡仁5克,辛夷3克(包煎),皂角刺1.5克(包煎),猪排骨80克,食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切块、飞水;药材洗净(其中辛夷、皂角刺需要用汤料袋包裹后清洗),清水浸泡。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1.5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益气化湿,宣窍。
②化湿宣窍粥
材料:陈皮2克,茯苓10克,白芷3克,小米20克,大米20克。
做法:食材、药材洗净,清水浸泡。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
功效:化湿宣窍。
作者简介
杜洪煊
中医师
中医儿科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于广东省中医院学习,跟师李蔷华、杨京华等多位名医。擅长中医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厌食、疳证、夜啼、抽动症等常见病及小儿体质调理。发表论文多篇,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编书1本。
徐方蔚
中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博士,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吴力群教授,亦随全国名老中医王素梅教授跟诊学习,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儿科专科培训。擅长中医药治疗哮喘、慢性咳嗽、鼻炎、腺样体肥大、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小儿抽动症、多动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腹泻、便秘、厌食等常见消化道疾病,遗尿、过敏性紫癜等肾脏疾病,湿疹、荨麻疹、青春期痤疮等皮肤病以及小儿体质调理。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协会青年委员。
小熊中医治鼻炎有药有针有传承
小熊中医鼻炎专家团队
邓健
主任中医师
徐方蔚
博士
杜洪煊
中医师
李宁
主治中医师
郭玉怀
博士
陈珏璇
博士
END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