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心”防线,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左心耳封堵术
近日,我院心脑血管科团队为一名76岁房颤患者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脑卒中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因长期口服抗凝药带来的出血风险。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血管介入技术再上新台阶,也将会让更多房颤患者获益。
▲患者康复出院送来锦旗致谢
病情经过/
76岁的雷阿姨受房颤困扰多年,对于房颤患者而言,这就好比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发生中风。雷阿姨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令她最苦恼的是,长期口服抗凝药,大大增加了出血风险,但不吃药,就有中风的风险。
为摆脱这一困扰,雷阿姨来到我院心脑血管科就诊,完善心脏彩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肺静脉CT造影等检查,发现其左心房明显长大。心脑血管科团队认真分析讨论病情后认为,雷阿姨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较高,且存在高卒中及高出血风险,最后决定为雷阿姨行单纯左心耳封堵术。
术前检查
手术经过
▲封堵器释放前
▲封堵器释放后
手术历时1小时左右,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数日便出院。雷阿姨为表感谢为科室送来了锦旗。
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脑卒中。在心房发生颤动时,心房中的血液容易瘀滞在左心耳内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引起中风。
因此对于心房纤颤的患者,预防左心耳血栓脱落,可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过去多是使用抗凝药预防房颤的血栓栓塞,但服药期间需要经常监测凝血指标,同时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有诱发出血的风险。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无需开胸,经患者股静脉处穿刺,将封堵器通过患者股静脉、下腔静脉、右房,最后穿刺房间隔送入左心耳中,释放封堵伞,将左心耳完全封闭,从而避免血栓脱落导致中风。左心耳封堵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无需长期抗凝,该手术为“抗凝和出血”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心脑血管科
自贡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是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单位,四川省心衰中心联盟建设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科联盟单位。科室坚持中医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在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眩晕、周围血管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诊治过程中,将中医综合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发展,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科室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药物球囊技术、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先心病介入治疗、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等。
咨询电话:0813-51118998510178
点击下方公众号
查看更多疫情防控信息
推荐阅读
转发收藏!自贡疫情防控报备电话汇总
紧急提醒!从外地到(返)自贡人员须主动报备
收藏!自贡最新便民核酸采样点,给你整理好了!
供稿:心脑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