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胃肠道早癌筛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说起肠镜,免不了想到“他的好基友”胃镜,一般人想起这两位仁兄,就下意识地感觉到喉头一痛,“菊花”一紧。没办法,实在是传统胃肠镜检查中的体验,让许多患者谈“镜”色变,望“镜”生畏……
在我国,胃癌和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2和第3,肿瘤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许多胃肠道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可以定期进行胃肠镜体检;
有胃癌或肠癌家族史的,建议40岁就开始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饮食喜欢高盐、腌制,吸烟、重度饮酒,平时经常熬夜、工作劳累的人群,体检时应增加胃肠镜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最近有出现腹痛、腹胀、胃口变差、消瘦、体重下降、吞咽不适、便血、大便形状改变等症状;
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
检查胃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目前,胃肠镜检查加病理活检仍然是检查胃肠道疾病的金标准,其他任何检查设备和手段都无法取代胃肠镜检查。胃肠镜能让医生最直观地观察细微的黏膜变化,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加上先进的窄带成像、染色、超声等技术,再结合病理活检,对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对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几乎达到了极致。
所谓的病理活检,就是医生,通过胃镜结肠镜,或者其他的医疗器械给患者做检查,当发现有可疑病变的时候,为了给疾病验明正身,而使用活检钳对着怀疑有病变的黏膜区域,取下来一些黏膜组织,送到病理科做切片并且染色检查,最终给患者一个明确的诊断结论。通过活检,可以确诊中晚期癌症,还可以诊断早期癌症,也可以诊断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不同的情况。
无需取活检的情况
如果胃内黏膜光滑,黏膜皱襞正常,胃壁颜色正常,无充血、无糜烂及溃疡,那么就不需要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如果胃壁黏膜异常,但是常见的慢性表浅性胃炎、轻度溃疡,一般情况下内镜医生会给个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诊断,就不取活检了。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肿物不是胃黏膜上长的,而是黏膜下长出来的,通常黏膜是光滑的,比较常见的就是胃间质瘤。一旦怀疑是间质瘤,就不应该取活检,容易穿刺破裂,导致转移和复发。
哪些情况下医生会取活检
如果胃壁黏膜糜烂溃疡严重,则需要取活检,明确性质,是一般炎症还是癌性溃疡。需要注意的是,有时癌变和溃疡同时存在,即使做了活检,病理结果只是报出了炎症,如果内镜医生认为溃疡的表现不好,最好在口服治疗溃疡药物2~3周后,再次复查胃镜,以免漏掉胃癌的诊断。临床中,经常遇到这类情况,患者有时做3-4次胃镜活检才确诊胃癌。
另一种必须取活检的情况,就是发现了胃内占位性病变。通俗地说,就是发现胃壁长了东西,可能是良性的,当然也可能是胃癌。这时应该取活检,才能明确性质,指导治疗方案。
实际上,内镜医生发现任何可疑的病变组织,内镜下无法明确诊断的,都需要取活检。因此,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生是一旦发现胃黏膜的改变,就积极地取活检。只有这样,才可能尽可能多的发现早期胃癌,降低漏诊率。
撰稿|郑谦媚(病理科)
审核|范长玲(病理科)
责编|廖理英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