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水平医院建设,肿瘤研究所季明芳团队连发两篇SCI高分文章
1
·促炎性miR-301a在慢性胰腺炎/胰腺上皮内瘤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近日,我院与合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晓冬教授团队有关促炎性miR-301a在慢性胰腺炎/胰腺上皮内瘤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项目由2019年中山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资助,研究结果以研究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MolecularTherapy-NucleicAcids(2021IF=8.886),题目为“Inflammatory-miR-301acircuitrydrivesmTORandStat3-dependentPSCactivationinchronicpancreatitisandPanIN”。
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PSCs)是参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上皮内肿瘤病变(PanIN)主要细胞,因而精确微调PSC激活中的靶点有助于开发PSC特异性治疗策略以应对胰腺癌相关纤维化的进展。miR-301a是一种已知可被多种炎症因子激活的肿瘤基质内的促炎性microRNA。该研究表明,miR-301a在体内通过激活两种主要的细胞增殖途径——Tsc1/mTOR和Gadd45g/Stat3促进炎症诱导的上皮内瘤变的发展和维持胰腺癌中PSCs的活化和结缔组织增生。miR-301a/Gadd45g通路促进了PSCs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这些发现为胰腺癌治疗策略的新进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付贵博士是本文第一作者,季明芳主任、马晓冬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到中山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2
·鼻咽癌防治研究新成果——鼻咽癌综合风险评估新方案
近日,我院季明芳主任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再获新成果。
该成果由课题组骨干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贾卫华教授牵头,联合中山市人民医院季明芳主任(并列第一作者)等多个境内外合作者团队,完成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研究,创建了可用于鼻咽癌发病风险预测的多基因风险评分新体系,并首次基于大规模前瞻性筛查人群队列,依据多基因风险评分高效识别高危人群,精准指导哪些个体可以从筛查中获益及个体化筛查建议起始年龄,将该发病风险评分与常规EB病毒抗体联用,可大幅改善鼻咽癌的筛查效能。该研究于4月1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2021影响因子:14.919),是我国学者针对华南地区特色高发疾病鼻咽癌防控领域的又一重要贡献。
研究团队组建了中国鼻咽癌遗传研究协作组。该协作组包括了来自鼻咽癌高、低发区的多个研究人群,利用多中心丰富的鼻咽癌样本资源、基因数据库及队列随访系统,开展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鼻咽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通过对约1万例个体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约500万个位点)进行系统分析,并经过两阶段独立人群验证,新发现了6个鼻咽癌遗传易感位点;在综合评估风险预测准确性和检测简便性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发现的遗传位点,构建了包含12个遗传位点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RS)模型。研究团队首次基于包含约3万例人群近10年随访的中山市自然人群前瞻性筛查队列,对该模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效用进行了系统评估。
该模型优势如下:
(1)可精准识别哪些个体可以从筛查中获益:联合现有的EB病毒抗体筛查,对于PRS较低的初筛抗体阳性者(PRS≤20%),平均筛查40个阳性者才发现1例鼻咽癌患者,而对于PRS较高者(PRS≥95%),平均筛查8个阳性者即可发现1例鼻咽癌患者。
(2)有望对EB病毒抗体漏诊的个体进行补充:PRS可以较好地对由于EB病毒抗体漏诊的个体进行风险预警,即对抗体检测的假阴性结果进行互补,对于这些漏诊者,如能及时给予PRS风险检测,将其判定为高风险者,将有望大大提高该部分漏诊者的早诊率。
(3)为个体化精准筛查提供指导建议:根据推荐,建议高发区居民可从30岁开始进行鼻咽癌筛查。为提高筛查的成本效益,以男性为例,团队发现对于PRS≥90%的男性,由于其发病风险较高,其建议筛查起始年龄应提早到23岁;而对于PRS≤10%的男性,由于其发病风险较低,其筛查起始年龄可延迟到41岁,即对于携带不同PRS风险的个体,其建议筛查起始年龄存在个体化差异。
▲鼻咽癌筛查的阳性预测值(PPV)随多基因风险评分值(PRS)的增加而增加
该研究结果将为我国高发区鼻咽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发病风险预测、遗传咨询、筛查方案制定、甚至将来的预防型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中山市人民医院编辑部
作者:肿瘤研究所李付贵
一审:季明芳
二审:黄晓星、林茹珠
三审:郭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