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清明节气如何养生?这几个养生要点要注意!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李博涵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除了上面这些传统习俗以外
还有一个习俗
那就是品尝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艾叶粑粑:用艾叶和糯米做成的面团,表面是深绿色的、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糍粑,也有放碎菜叶的。
艾叶:
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
除此之外,艾叶,还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能平喘,镇咳,祛痰,能止血,抗凝血,镇静,抗过敏,能护肝利胆,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今天手把手教会大家
制作艾叶粑粑方法
1
艾叶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以去除苦味。
2
泡好的艾叶在热水里焯2分,捞出浸泡在凉水里,继续泡1小时。
3
泡好的艾叶挤去水分后,切成碎末。
4
将糯米粉,艾叶碎放在大碗里,加约100毫升水,揉成不粘手,略干的面团。
5
花生和芝麻在炒锅里炒香,凉后装入厚塑料袋里,用擀面杖压成碎末,再加入白砂糖继续碾成略碎,装入小碗,拌匀。
6
摘取少许面团,在手里捏成扁圆形,放入少许花生芝麻馅,然后四边向中间捏紧,将接口处捏实,做成像汤圆那样的一个球形。
7
蒸锅里烧开水后,将制作好的艾粑粑放在玉米叶,或柚子叶上,放入蒸锅里大火蒸10分,关火连叶取出,即可食用。凉吃风味更佳,若时间长了,艾粑粑太硬,可以入油锅煎香。
起居
宜动不宜静保暖不放松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所以在清明期间,人们应该外出踏青,在爬山的过程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舒筋活络,防止关节老化,还可以调节大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清明时节,时而风,时而雨,天气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但人们扫墓踏青,户外活动增多,极易发生感冒等症状,所以,出门一定要加衣,注意保暖,以防天气变化而感冒。
饮食
宜清淡忌发物
饮食是调节身体,适应季节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清明时期,饮食要清淡,应定时定量,限盐,补钾,以清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益肺。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情志
心情要舒畅悲伤要有度
心情的变化也是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健康的,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以防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祭奠先人就是我们在清明当天首要的事情,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此时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人们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因为菊花花语中含有“怀念”的意思,菊花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怀念,所以清明时节献上菊花……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肝气旺盛,如果肝气过旺、肝阳上亢,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常喝菊花茶还能扩张动脉和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压等功效。
艾小问
医生,菊花那么多种,我们该喝哪一种呢?
不同菊花有不同的作用,让我来告诉你吧。
医生
贡菊
清肝明目、醒脑的效果最好,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
白菊
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可降火,对肝火上亢、头昏脑胀等有缓解作用;
杭菊
清热利咽的效果最强,咽喉肿痛者时可选用;
野菊
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缓解上火导致的口腔溃疡、牙痛、口臭都有效。
但是要注意一点,有研究显示,菊花茶中的微量脂肪有可能会使人体发寒,并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喝菊花茶应适量,不宜多饮。
科室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设有健康信息采集区、健康状态检测与评估区、健康调养咨询诊区、中医适宜技术干预区、健康宣教区,拥有中医体质辨识仪、中医经络检测仪、数字式红外热成像仪、人体成分分析仪、精神压力分析仪、人体功能扫描仪(鹰演)、微循环检测仪、虹膜检测仪、健康管理一体机等中医健康检测与评估设备,可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全面检测系统评估。治未病医师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以及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根据“中医体检报告”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和养生方案,在健康干预区开展艾灸、火疗、中药敷贴、定向透药、中药熏蒸、沐足、香薰、膏方、耳穴、刮痧、药罐、牵引、脉冲、通络等系列中医适宜技术,通过中医“治未病”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全过程、全周期呵护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