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骨知乎】脊髓损伤患者如何管理好小便?
脊髓损伤后患者均可产生不同类型的下尿路功能障碍,即神经源性膀胱,通俗来说就是解不出小便、小便解不尽、漏尿等等。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有时在公共场合也能看到有人佩戴一个尿袋。其实97.3%脊髓损伤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下尿路功能障碍症状=漏尿/尿潴留/漏尿+尿潴留)。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不当处理会导致尿路感染、结石及肾盂积水,甚者危及患者生命。
传统留置导尿方法可能需要长期留置尿管,不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也会导致慢性膀胱挛缩,影响肾功能。这个方法早已被淘汰!
那脊髓损伤患者如何管理好小便呢?目前国际处理神经源性膀胱的金标准是--清洁间歇性导尿。该方法是康复科常用的护理康复措施,可定期排空膀胱、解除尿潴留,同时锻炼患者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那么,您知道脊髓损伤后为什么需要进行间歇导尿吗?如何导尿?间歇导尿又能为您带来什么呢?
1、什么是间歇性导尿?
间歇性导尿是指在无菌或清洁的条件下,定时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在完成导尿工作后立刻拔出导尿管,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
其实该方法是在制定患者饮水计划基础上,模拟人的正常排尿,再说直白点,即让该类患者换一种上厕所的方式!
2、间歇性导尿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呢?
它主要适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和其他神经疾患所致的尿潴留患者。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残余尿量>80~100ml)、神志清楚并主动配合的患者。
3、间歇性导尿应该如何进行呢?
首先你需要了解,尿液是人体代谢的废物,需要定期及时排出体外,如若长期在膀胱内储存会引发细菌大量繁殖。一般来说,每4-6小时,通过间歇导尿彻底排空膀胱一次,可以防止细菌在膀胱内大量繁殖,有效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如果一天按24小时计算,那也就是需要导尿4-6次。这也是为什么医生都会建议每日4-6次导尿的原因。
此外,膀胱本身有抵抗细菌的能力,定时间歇导尿可以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和降低膀胱压力,膀胱壁的血运得以恢复,提高抗感染的能力,防止、降低细菌繁殖到侵害膀胱壁的程度。
其次,规范排尿日记和饮水计划有助于导尿频次的合理制定和调整;这时我们的饮水计划和排尿日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患者需要精确控制饮水,根据液体摄入量找到最佳的导尿时机,从而制定合理的导尿频次。因此间导期间需要严格执行饮水计划,避免因未及时排尿造成的膀胱过度膨胀,增加上尿路和感染风险。注意规律饮水,保持24小时尿量约1500~2000ml,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粥、汤、果汁等,如饮用以上流质,需扣除饮水量;入睡前3小时尽量避免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忌饮用利尿饮品,如:茶、汽水、含酒精饮品、糖水、薏米水、西瓜汁等。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导出尿液量低于100ml或高于400ml,需要及时调整导尿间隔时间、调整液体摄入量、调整导尿频次。
最后的最后,要提示大家,因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在开展间歇导尿时,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份适合你的膀胱管理计划,合理规划每日饮水导尿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膀胱,预防泌尿系并发症哦!
康复科简介
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区域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骨伤康复方向)、四川省卫计委重点学科(骨科-骨科康复方向、运动医学科-运动康复方向)、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以中医理论和现代康复理论为指导,以骨关节损伤术后康复、脊柱脊髓损伤康复、运动创伤康复、骨关节退变康复为主,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全面开展中医传统康复、物理因子康复、运动康复、作业治疗、康复测评等工作,骨科康复和运动康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科室参与主编及编辑相关专著10余部,其中,所主编的《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学》、《骨伤康复系列丛书》分别于2016年、2018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
科室目前共有医护人员44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5人。
科室地址:第二住院大楼三楼;联系电话:(028)87033781
刘波
康复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体育科学会运动防护专委会常委、
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委、
省医师协会康复分会常委、
成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带头人,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从事骨伤和运动创伤康复临床及科研工作35年,擅长骨关节僵硬、关节置换、韧带重建、脊柱骨折术后、运动创伤康复。
张鑫
康复科学术带头人、副主任中医师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运动康复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成都康复医学会骨关节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骨关节损伤及术后康复、运动创伤康复。
王艳杰
康复科负责人
副主任中医师
获全国首届队医技能大赛二等奖,四川省首届推拿之星大赛三星奖。曾为奥运冠军杨阳、王濛、申雪、赵宏博诊治伤病。主治:颈肩腰腿痛疾病及运动创伤。擅长运用中医针灸结合运动医学疗法治疗治疗上述疾病。
严攀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
四川省医疗保障专家库成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理事、
四川省针灸学会康复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高级会员。
主治四肢骨关节损伤、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擅长骨折及关节损伤继发关节肿痛和僵硬的处理,擅长针刺治疗骨科各类痛症及周围神经损伤等。
张晓芳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理事、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骨科康复学组组员。
擅长骨关节损伤、运动创伤、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等。
刘辉
副主任技师,医师、主管物理治疗师,医学硕士。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理事,
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第一届肌骨物理治疗学组委员,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骨伤康复专委会委员。
主要从事骨伤及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疾病的康复治疗。擅长:骨伤及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疾病的功能评定、手法、锻炼、贴扎、冲击波治疗等技术;等速、平衡、步态、手功能等现代康复仪器的测试和训练。
陈罗西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理事,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分会脊柱侧弯与体态康复学组副组长,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骨伤康复专委会委员。
擅长:骨关节损伤继发的关节肿胀、僵硬的康复;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的管理。
院训——怀贤、敬业、求实、图强
愿景——病员满意,职工幸福
素材来源:康复科郜娟
编辑:黄欣
审稿:陈依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