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 为感染患儿揭开疑难疾病神秘面纱
4岁男童右侧颈部肿痛、外耳道流脓、吞咽疼痛、张口受限,并伴随间断发热……3月24日,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中心等多科室主任、骨干医生展开了一场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本次病例讨论由感染内科主任刘钢主持。各位专家通过对这名小患儿的疾病症状、病程发展、诊断鉴别等情况的不断讨论与论证,终于为这名患儿揭开了疑难疾病的神秘面纱。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感染科及北京儿童医院石景山诊疗中心的医生们也进行了线上学习。
这个名叫远远(化名)的患儿院外病史长达1月,入院后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会诊以及影像学检查,提示为右侧耳后软组织感染,同时伴有双侧咽旁间隙肿大淋巴结等。临床医生先后使用了厄他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静点,并联合利奈唑胺口服抗感染及局部滴耳治疗。患儿体温正常,未再有吞咽及张口困难,右耳后软组织及右侧咽旁间隙感染好转。但逐渐出现了颈部仰伸受限的症状,查体提示左侧咽后壁略隆起,影像学检查提示咽后间隙及左侧咽旁间隙病变加重,伴气道受压变窄,合并多发淋巴结肿大,性质不确定。
影像中心主任医师曾津津针对既往多次影像学表现与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同时分享了颈深部多部位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特征,拓宽了大家的诊疗思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杰就患儿起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等问题发表意见,并对后续的治疗方案提出了建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段清川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头颈部解剖学结构特点、儿童常见头颈部感染性疾病的好发部位及感染播散途径。大家结合病例对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咽旁及咽后间隙感染及颈深部淋巴结炎等诊断标准与影像学特征逐一梳理,经过大家抽丝剥茧的分析研讨,这名患儿疾病的多个疑难点趋于清晰,后续诊治方案逐渐明朗。
刘钢主任最后总结,患儿病程已52天,起病隐匿、间断辗转多家医院,先后出现颈部淋巴结炎及耳后皮肤软组织感染,颈深部多发淋巴结持续肿大并液化坏死,合并双侧咽旁间隙及咽后间隙感染。目前左侧咽旁间隙病变范围进展,结合影像学特征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规范抗感染疗程不足,但病原尚不明确,亦不能除外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有必要对淋巴结及局部病变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杰就联合多部位活检部位及方式提出了具体方案。
在多科通力合作下,患儿于讨论次日完成颈部淋巴结及咽后壁组织活检,术后病理及测序结果支持多病原引起的咽旁及咽后感染。感染内科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一周来远远颈部活动自如,炎性指标正常、影像学检查示咽部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已顺利出院。
多学科诊疗实现了不同学科理论基础及诊治经验的碰撞,能够切实快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体现了北京儿童医院以患儿为中心,力求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宗旨。
感染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