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克!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再次刷新超未成熟儿救治记录
历经81天夜以继日的坚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用爱心和智慧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锡林郭勒盟的一名孕26周体重仅560g的早产儿成功获得救治。02月25日上午,小婴儿终于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这也再次刷新了本地区救治最低体重早产儿的记录。随着学科的发展,科室每年成功救治数十位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成功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越来越小,从750克到680克再到560克。
据统计,国内超未成熟儿平均存活率仅有50%60%。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以下的超早产儿救治是一个公认的难题。由于孩子全身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救治难度极大,成活率低,预后不良机率也很大。
“小格格”来到人间面临的第一道关卡是“呼吸关”。超早产儿发育极度不成熟,皮肤菲薄如“果冻”样,自主呼吸微弱。如何为超早产儿保温、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新生儿科复苏团队提前到达产房,充分准备好复苏所需物品(辐射抢救台、空氧混合仪、T复苏器、气管插管、表面活性物质……等等),以迎接宝宝的到来。“小格格”出生后,个头仅到成人手掌大,复苏团队迅速为其进行了保暖、延迟脐带结扎、CPAP辅助呼吸等规范的复苏措施,稳定宝宝的呼吸,为抢救成功创下了先决条件。
披荆斩棘,度过重重难关
经过新生儿科及产房医护人员的“温和”复苏处理后,“小格格”被快速转入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此时的医护人员并未松懈,因为他们深知,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需要医护人员和宝宝共同完成各项闯关。
入住长颈鹿保暖箱、模拟子宫内环境、严格的体温管理、呼吸道管理、保护性肺通气策略、静脉营养、精确到零点几毫升的药物计量和失血量计算、母乳喂养、脐动静脉置管、PICC置管、集束化护理、预防感染、家庭参与式的袋鼠护理……新生儿科刘霞、武彦秋主任第一时间成立以祁宏亮主治医师、王健主管护师为骨干的科室救治小组,每天集体查房,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和应急救治预案;护理团队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小格格”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生命的奇迹发生在了“小格格”身上。“从早期的呼吸关、循环关、感染关、出血关到后期的喂养关、慢肺关等,小格格一路披荆斩棘,度过了重重难关。”目前,“小格格”恢复得很好,没有出现超未成熟儿常见的影响生命及预后的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脑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院内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变等,体重增长良好(2600g),其发育达到了同胎龄宝宝的水平。
“小格格”的成功救治,标志着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方面再上新台阶。作为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以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及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为己任,同时,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将孩子抢救存活,更希望帮助孩子活得有质量。(新生儿科祁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