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保肛”极限,肿瘤外科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成功
“不用做‘造口人’,命也保住了,就在肚脐下面留下个不显眼的小切口,真不敢相信!多亏遇到了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外科患者朱大姐出院时十分感谢路主任带领的团队为她进行超低位直肠癌手术。
直肠癌患者朱大姐今年刚刚50岁出头,因直肠肿块距肛缘较近,常规治疗方法需要做肠造口术,无法保留肛门。
直肠肿瘤如果长在靠近肛门的直肠下段,一般会切除肛门,在病人肚子上开一个“造口”,粪便直接从腹部引出体外,进到人工肛袋里。但是,由于没有了肛门括约肌,这种排便方式不受意识控制,粪便随时可能从腹部排出。让病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将一辈子靠肛袋生活,成为“造口人”。
对于“造口人”的生活,朱大姐无法接受,宁可放弃治疗也不想带着造口度过余生。当地医生向她推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外科路夷平主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朱大姐一家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外科。
路夷平主任带领团队展开病例讨论后表示,保肛手术不仅仅取决于肿瘤距离肛门多远,更重要的是肿瘤侵润深度。
患者没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证据,肿瘤特性相对好,通过3D腹腔镜联合经肛门直视下的手术操作,可以实现超低位直肠癌的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证彻底根治的同时实现极限保留肛门功能。朱大姐手术很成功,肛门也顺利保住了。路主任向团队年轻医生表示“我们不仅要根治一个恶疾,更要努力守护患者一份尊严。”
近来,越来越多的患者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就诊寻求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
直肠癌的超低位保肛手术需要多方面努力,才能使直肠癌患者从中真正获益。直肠癌能否保肛不仅看肿瘤距肛缘距离,MDT(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评估更重要。通过直肠肿瘤的评估分期,尤其是高分辨率核磁(MRI)和直肠超声,就可以评估出哪些患者可以安全实施超低位保肛手术,哪些患者直接手术会造成肿瘤残留,哪些患者尽管可能实施手术但可能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
因此,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不仅是医生技术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需要包括影像科、肿瘤内科、超声科在内的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MDT)进行支撑和保驾护航。
直肠癌患者在成功实施了超低位保肛手术以后,还需要理性接受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过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肛门功能锻炼,对于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术前控便能力不好的直肠癌患者,接受超低位保肛手术更需要谨慎选择。
路夷平主任表示,近年来新辅助治疗的开展,腹腔镜、3D腹腔镜乃至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普及及新术式的应用等都使得低位保肛成为现实。随着对直肠的生理解剖、直肠癌的病理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多种权威指南将直肠癌远端安全切缘从5cm改写为2cm,且并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
距离,已经不是决定能否保肛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