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浙江省中医院成功开展首例经皮椎间孔镜下胸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壮”小伙今年三十,没成想走路不稳
奈何?
日前,骨伤科阮威明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体重达130公斤的患者,他主诉“左下肢进行性麻木无力1月余”,并且走路发飘,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阮主任经过仔细问诊、查体、阅片后,诊断为“胸1112椎间盘突出伴脊髓病”,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收住湖滨院区骨伤科七病区。
传统手术预后差,新型疗法难度大!
咋整?
在为患者选择手术方案时,主刀医生陷入了两难,该患者胸1112椎间盘突出伴有钙化,胸椎管狭窄,邻近脊髓圆锥,有文献报告开放手术致瘫率达28%,异常凶险,且传统手术多需全椎板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创伤大,术后因患者肥胖,内固定失效、融合失败、后凸畸形风险增大,如果出现以上并发症,对于这样一个仅30岁的年轻男性患者来说,将严重影响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治疗选择呢?
在传统手术之外,目前还有一种新型手术方案可选,就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虽然该技术已在腰椎疾病领域广泛开展,但胸椎内镜手术不同于腰椎,不仅难度会增加很多,风险远超腰椎,且胸椎孔镜下手术减压可借鉴经验较少,但为了患者能有机会获得一个更好的预后,阮威明团队最后决定迎难而上,为患者行微创内镜手术。
心系患者迎难而上,精诚合作克难关
搞定!
因为该手术在浙江省中医院尚属首例,阮威明积极组织医疗组内及科室讨论,精心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考虑该患者肥胖,手术室常用X线C臂机手术存在定位穿刺困难问题,损伤胸膜、神经、血管风险较大,经反复斟酌,与病患充分沟通,决定局部麻醉下,先在CT引导下穿刺定位,椎间孔成形,建立工作通道,使前部分手术在CT图像中"可视",从而降低风险。
手术方案经院科领导审批同意后,阮威明医生团队最终在骨伤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PICC室多方精诚合作下,在局部麻醉下为该患者实施了“CT辅助下经皮穿刺椎间孔成形、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减压、射频髓核成形术”。同时为保证转运安全舒适,创造性利用了血管穿刺柔性导丝替代常规的刚性导丝。
该手术为局麻手术,围手术期采取多模式镇痛,患者术中全程淸醒,随时可沟通,切口仅0.8cm,出血不到10ml,术毕双下肢麻木即刻消失,足踝背伸肌力增加,患者手术当天即可下地行走,术后第二天出院,手术效果非常好,患者十分满意并表达了对省中医院医护团队的诚挚谢意。
虽是罕见病症,幸有精尖手术!真棒!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很低,人口年度总体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病变节段多位于下胸椎(T9L1,75%),以T1112最为常见,症状多变且隐袭,诊断相对困难,可有背肩腰痛、季肋部痛、胸腹束带感、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脚踩棉花感、大小便失禁等不适,慢性加重,患者从出现症状至手术多经年余,只有少数病例有外伤史且发病较快。
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年轻且症状轻微者,通常效果不佳,多数患者仍需手术干预,胸椎间盘切除手术仅占行椎间盘切除术人群的0.15%4%。近年来浙江省中医院微创脊柱外科领域飞速发展,已熟练开展多种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手术量逐年增加,而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胸椎间盘切除术(PETD)是一种难度更高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
由于胸椎与腰椎相比解剖差异较大,胸椎管手术操作空间十分有限,胸椎椎间孔区域解剖十分复杂,脊髓耐受性相对于腰椎手术而言较差,并且受到邻近肋骨、胸腔脏器和胸膜等毗邻器官的干扰,操作空间十分有限,在手术过程中损伤脊髓、血管和脊神经等重要结构的风险较大,属于脊柱内镜领域绝对的“高精尖”手术。
本次阮威明副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开展浙江省中医院首例经皮椎间孔镜下胸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填补了该项手术技术空白,标志着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脊柱微创领域的又一大进步。术中CT引导下穿刺定位建立椎间孔镜工作通道也是首次在本院应用,为日后更精准开展微创手术,降低手术风险,作了进一步的有益探索。
专家简介
阮威明
副主任中医师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1987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浙江中医学院),一直在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从事临床工作。曾在国内外多家著名医院学习现代骨科技术,能综合运用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技术处理骨伤科各类疾患。对腰腿痛、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关节疾病、创伤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1990年起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积累了超过万例的骨科内镜下微创手术经验。
尤其擅长:膝、肩、踝关节镜、椎间盘镜、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以及经皮椎体成形、髋膝肩关节置换、腰腿痛的等手术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湖滨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