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实在太高了!”宁波37周孕妇紧急剖宫产,血里“洗”出一堆油……
近日,29岁的孕妇李女士(化姓)经历了一场“大考”,紧急剖宫产后,住进ICU,血里“洗”出至少1500毫升的油!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李女士已转危为安。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希望用李女士的故事提醒准妈妈们,孕期务必要注意“管住嘴,迈开腿”,密切关注甘油三酯等化验指标。
一月初,怀孕37周的李女士第一次来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做产检。张永妍副主任医师接诊后,通过查体结合B超提示(其中胎儿腹围376毫米),判断是胎儿是体重超过8.5斤的巨大儿,建议李女士办理住院手续,完善检查后接受剖宫产手术。当天下午,张永妍接到检验科同事打来的电话,被告知,李女士血脂异常,其中甘油三酯到了127mmol/L,凝血功能测不出。据介绍,甘油三酯的正常值为0.0-1.7mmol/L。检验科工作人员对127这一数值也非常震惊。保险起见,特地复核两遍,确认数值无误。李女士已经达到了重度高脂血症的水平,存在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高风险,病情非常危急。一旦爆发急性胰腺炎,李女士和胎儿都会非常危险。
作为宁波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宁大一院聚合综合医院多学科优势,救治经验丰富。张永妍在综合评估后,建议李女士接受紧急剖宫产手术,并联系了ICU医生和床位,沟通术后进行血浆置换等事宜。“很震惊,手术中,视野范围内的血都是粉红的,像正常的血液混合了奶油。颜色是粉红的,感觉油腻腻的。”张永妍说,手术很顺利,宝宝体重有9斤3两,术中出血也很少。
她表示,这台手术的难度比一般的剖宫产手术更高。一来,由于甘油三酯太高,导致凝血功能监测方法受影响无法测出,术中大出血等未知情况发生概率增高;二是血栓的风险明显增高。在紧急剖宫产手术后,李女士被直接送入该院ICU。
在李女士到ICU前,ICU医生已经初步评估其病情并与输血科联系预约了血浆。在其入科后,ICU医生马上再次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樊恒介绍:常规情况下,对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禁食、饮食调节、使用降脂药物等,一般需要4-5天时间。考虑到李女士身体的特殊性,病程进展迅速,高甘油三脂血症的严重性,决定立即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治疗。
两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李女士的甘油三酯指标有所下降。血液灌流主要用来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杂质。随后,团队决定改用血浆置换术。血浆置换相当于用正常的血浆去清洗、置换患者体内不健康的血浆,把患者血浆中的脂蛋白、炎症介质等致病因子等清洗、置换掉,使病情快速得到缓解。两次共输入4000毫升血浆后,呈乳黄色板油状血浆从患者体内不断滤出……整个过程中,从李女士体内一共清洗出至少1500毫升的油脂。
“在血浆置换过程中,最难的是抗凝药物使用。”樊恒介绍,李女士刚结束妊娠,产后大出血是产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对抗凝的要求相当高。如果抗凝药物剂量过大,会加重出血甚至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如果抗凝药物剂量过小,又会导致滤器凝血,血浆置换无法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李女士已经接受了两次血液灌流和两次血浆置换治疗,甘油三酯水平已下降到安全范围,未出现血浆置换相关的并发症,如过敏、感染、电解质紊乱等。目前,李女士已顺利出院,母婴团聚。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她还需进一步监测和控制血脂水平。
胃口好、不想动,是很多孕妈妈的常见状态。宁大一院产科主任丁慧青提醒,为了母婴健康,孕妈妈更要注重“管住嘴,迈开腿”。据介绍:围产期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约占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病因的4%~30%。HTG相关APIP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母儿死亡率高。在妊娠晚期,重度HTG的甘油三酯水平可达11.30mmol/L以上,会使APIP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提醒的是,APIP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往往不典型。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或定位不清的腹痛;重者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HTG主要是由于孕妇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控制不佳,以及孕妇体内激素水平改变等一系列原因所致。为此,医生呼吁准妈妈们孕期要注意膳食结构合理,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平时,要多食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富含植物固醇的豆制品以及富含粗纤维的菌藻类食物等,尽量避免一些过于油腻的高脂肪食物,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发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