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功开展川东北地区首例全小肠镜检查
近日,家住高坪区的70岁老人黄婆婆,因近十年来反复黑便、贫血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魏寿江教授门诊,了解到数年来,黄婆婆因反复黑便已就诊于多家医院及住院治疗,且多次行胃镜、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但未能发现确切出血原因,魏教授检查后诊断老人为消化道出血并建议于消化内科住院诊治。
入院后,黄婆婆由消化内科贺国斌教授、明文主治医师及王茜医师所在的医疗小组主管。经组内反复讨论斟酌,贺国斌教授考虑患者小肠出血的可能性极大,建议患者完善小肠镜检查,遂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征得其书面同意后,积极与我科分管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王显飞副主任及李会灵护士长联系安排小肠镜检查,由明文主治医师与王露婷护士、蒋玲护士操作。
5月17日下午,患者被接入手术室进行全麻插管下小肠镜检查。明文主治医师在经口小肠镜检查中发现了患者小肠内活动的钩虫和蛔虫,又在经肛小肠镜检查中发现一处血管瘤,并进行内镜下血管瘤钛夹夹闭术。经过4个小时的细致检查,终于成功实现全小肠镜检查的对接,完成川东北地区首例全小肠镜检查。目前患者经输血、止血、驱虫等积极治疗后未再解黑便,已顺利出院。
成人小肠平均长约5到8米,非常规胃肠镜检查能企及,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小肠疾病如克罗恩病、小肠憩室、小肠肿瘤、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考虑小肠出血)等有确切检查指征,并能在小肠镜下行止血术、病变定位术等相关治疗。
该例全小肠镜检查的成功完成,体现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在杨国栋主任及王显飞副主任带领下的综合实力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了与国内外先进小肠镜检查技术的同频接轨,为内镜下进行全胃肠道检查及诊治带来希望,也为小肠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文章来源:消化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