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开学日好几个娃儿“失踪”,原因都是同一个……
近日
泸州各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
开学是个坎儿
“寒假作业没做完”
“学习压力大”
“想一个人静静”
……
1月30日,泸州多所中学报名开学的日子,叙永县西城派出所接到多名群众报警孩子失踪。离家出走的孩子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15岁,基本都是初中在读生。
他们中没有一个是相互认识,为何在同一天内同时失踪?
从当日9时许最早的一个报警开始,罗乖乖(化名,男,13岁)、陈乖(化名,女,13岁)、林乖乖(化名,女,14岁)、周乖(化名,男,12岁)等5个孩子,在几小时内成功找回。
而最后一个15岁男孩李乖(化名)是次日凌晨2时在某居住楼的楼顶天台被找到。
至此,一天内失踪的6个孩子均在24小时内全部找回。
据家长讲述:孩子出走或失踪的原由基本都集中在“寒假作业没做完”“学习压力大”“想一个人静静”等……
据统计,每逢开学前,孩子失踪类警情均会大幅提升,警方分析,在特定时间段“失踪”孩子的增加,与开学综合症紧密相关,其特点具有较强的共通性,如:“作业没完成”或是最大的诱因,也有要玩手机未能如愿被家长简单化的教育是较大诱因。
西南医大附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刘可智教授分析认为
“开学综合征”并非医疗范畴的疾病,但对于其中已发生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的孩子,他们或都有一定的潜在抑郁倾向,如不及时正确干预纠正,有些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开学初期,也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集中高发期。最近西南医大附院心身医学科就接诊了不少青少年患者,因为厌学,不想上学,由家长领着来就诊。
“2月1日半天门诊,来了不下10个青少年学生,年龄从十岁出头到十六七岁,经过详细检查诊断,几乎每个都确诊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根本无法回学校学习,其中有两三个孩子之前已被确诊为抑郁症,现在病情加重,需要住院治疗,其他的均为初诊抑郁症患者。”据刘可智教授介绍说。
这些孩子主要的症状表现为:
1.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
2.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
3.脑子反应迟钝;
4.记性变差。
这些问题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同时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不爱与人打交道,有的孩子容易暴躁、发怒,这些都是青少年抑郁症的重要表现。
注意孩子这些异常表现
“开学综合征”(又叫“开学恐惧症”)在指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
“开学综合征”有多种表现形式
心理上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焦虑、闷闷不乐、抑郁等。
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
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举止异常,如:把自己关在屋里、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家长起冲突等。
心理专家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专家教你应对“开学综合征”
针对孩子出现这些问题,西南医大附院心身医学科主治医师黄烨建议:
家长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与孩子谈心,让孩子说出其厌学、逃学的根本原因。再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的寒假作业没做完,家长可以提前帮孩子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如果家长完全不懂心理治疗,可以去做一个倾听者,不去评判孩子的对错,毕竟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自己去解决。
西南医大附院青少年心理专家
梁雪梅副教授
为广大家长提供了
7条应对孩子“开学综合征”的正确方式:
#
不唠叨
“就知道玩,你作业做完了吗?”“快开学了,你咋还不去做作业呢?”
要知道,家长的唠叨,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对学习更加反感。
#
别逼孩子,接受孩子任何的状态
无论孩子在假期玩也好,学习也好,作业完成得不够好也好,家长都不要太在意,接受他们的任何状态,不要去逼迫他们。
#
给孩子做一顿好吃的
人对于味觉的记忆是很直观的,美味的食物会让孩子对父母、对家产生美好的印象,同时也能给孩子开学产生一个仪式感。
#
和孩子一起准备开学的用品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些新文具、书本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很重视自己开学,同时也意识到马上就要开学这件事。
#
陪伴孩子:逛公园、看电影、跑步、打球……
家长可以在开学前几天,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带他们一起去逛逛公园,去电影院看一场孩子喜欢的电影,去跑跑步或者陪孩子去打打球,选择孩子喜欢的一种方式与孩子相处。
#
赞美孩子
有研究表明,孩子处于开心、放松的状态,以及自主学习、兴趣高昂的时候,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如果家长多赞美孩子,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会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
#
正面引导孩子对开学的向往
“你都离开学校这么长时间了,你喜欢的老师、同学都在学校等着你呢,你跟小伙伴又可以一块学习,又可以聆听老师的讲课了……”这是家长正确的引导方式,不要用“你看你作业没做完,回去老师又要批评你,同学要笑话你”之类讽刺挖苦的方式,让他们对学校和学习心生反感。
梁雪梅教授提醒:
家长要放低“身段”先与孩子交朋友,别“唠叨”!无障碍的沟通交流是关键所在,通过交流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的目标上达成较好的契合度,所有教育问题或迎刃而解。
那家长、学校以及青少年本人
该如何及时识别青少年心理问题
不再让悲剧重演?
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
一定要关注这四点
第一
看孩子的日常行为。
有没有按时去学校,按时完成作业,睡眠、饮食等日常生活习惯是否规律。如果在一个阶段持续出现日常行为波动和反常,就要注意了。
第二
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要关注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有没有问题。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社交功能也很重要,他们能不能在学校里面交到朋友,至少要有一两个相对稳定的朋友,能不能在某些群体当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这对于一个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很重要,而现在很多家长只要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即使没有朋友,也不会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
第三
要留意孩子最近有没有出现反常行为
比如摔东西、长时间哭泣、精神不济、情绪不高等。
第四
是否有情绪失控或伤害性、危险性的行为
比如离家出走、语言冲动、自伤行为等。
专家提醒:
一旦发现青少年性格突然转变;有自伤自残行为、自杀念头;同伴关系困扰;拒学、退学、停学、抗拒学校;进食障碍(贪食或厌食);抑郁(大部分时间郁郁寡欢);焦虑(无法停止的担心和紧张);冲动暴力;高风险性行为;幻觉、妄想……一定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他们的帮助。
总之,青少年异常情绪行为表现是有过程、有痕迹的,身边的人仔细留心就会发现,对于青少年的异常,我们应尽早发现、尽早预警、尽早干预,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学习障碍专科门诊”即将开诊
影响孩子学习的原因很多,比如常见的抽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情绪问题及精神心理障碍等。
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解决各种学习困难问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即将开展“学习障碍专科门诊”,由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每周坐诊一次,诊治对象为: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凡是遇到一切影响学习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兴趣,跟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均可向心理专家咨询。
具体开诊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号发布的最新消息哟~~
便民小贴士
刘可智
心身医学科主任
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留学生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擅长领域:睡眠障碍与心身疾病,老年神经精神疾病,各种疑难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
梁雪梅
老年科主任
副教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留学生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常委。擅长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婚恋-人际关系-家庭等心理治疗。
文/赖谦、汪帆
图/网络
部分文图资料来自平安泸州
校对:黄黎
主审:王伊
投稿邮箱:xcb026@126.com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体检套餐丨“阳康”春节饮食指南丨儿童鼻出血丨助眠新星丨性教育丨脑动脉瘤丨横纹肌溶解症丨钇-90微球注射治疗肝癌手术丨毒蛇咬伤丨青少年抑郁症丨消炎药与抗生素丨减肥针丨野生蘑菇中毒丨辣味科普丨体检问题丨妇科问题丨野菜中毒丨外阴白斑丨孤独症儿童丨饮酒健康丨泌尿系结石丨无痛人流丨春节就诊指南丨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丨酒精性骨质疏松症丨龙虾手丨淋巴肿瘤丨盆腔淤血综合征|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丨血儿茶酚胺测定|高血压|苦瓜中毒|孕期超声检查|入院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