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战“疫”一线,跨越两省,守护三城
阻击疫情、鏖战高温、抗震抢险……2022年的这个夏天,四川经历了大考。
8月,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白衣战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疫情就是命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川北医人攻坚克难、奋发而起。
“
海南:火速集结千里驰援
海南突发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阻止疫情蔓延,尽快恢复当地正常社会生活秩序,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支援任务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
闻令而动、千里驰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尽锐出战。
8月5日,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省应急指挥部指示,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牵头和南充市卫健委指派相关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四川省气膜实验室核酸检测应急队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队(以下简称川北队),奔赴海南支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8月6日凌晨,由核酸检测、标本前处理、院感控制、信息后勤等251名专业队员(其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抽调27名队员)组成的整建制队伍集结完毕,驰援海南。
8月7日,川北队连夜抵达海南省儋州市,迅速开展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场地勘察、物资归集,讨论通道设置、线路转运,督导实验室现场搭建等工作。
8月9日,川北队援建海南儋州的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开舱启用,正式打响战“疫”。
8月10日晚,第7号台风“木兰”(热带风暴级)登陆海南。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四川的队员们来说,这是从未亲身体验过的经历。冒着狂风、顶着暴雨,“两点一线”、日夜穿梭于住宿酒店和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营地,川北队没有被吓倒!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到达海南的第二天,川北队正式建立川北队临时党总支部,下设五个党支部,把党旗树立在战“疫”一线。党员们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带头冲锋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严谨热情、分秒必争,这是川北队最真实的工作写照。在海南支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队员们裹在层层的防护装备中,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襟,防护面罩上全是凝集的水珠,脸上勒出了深深压痕……他们的默默付出,全面提升了儋州乃至海南全省核酸检测能力。
随着海南省疫情形势趋缓向好,四川省援海南核酸检测队完成任务后分批次返川。在25天的驰援行动中,川北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68万管核酸标本检测,为海南省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
南充:坚守奉献守望相助
正当海南抗疫进行时,8月21日,南充本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市委市政府、川北医学院具体要求,全力响应、全体动员,围绕抗疫中心工作,迅速进入应急状态。
阻击战、攻坚战,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坚决打好打赢。
连日来,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南充市委书记朱家德,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古正举,川北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校长杜勇等领导同志先后深入医院调研督导、暗访视察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及医疗服务工作,就当前阶段的防疫工作重点做出指导部署,强调坚决做好院感防控,快速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维护正常就诊秩序,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数十日,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殚精竭虑、凝心聚力,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坚守抗疫一线。党委书记杨汉丰、副院长李敬东(主持行政工作)扛牢政治责任,强化领导统筹,定期召开防控领导小组专题工作会,及时学习传达国省市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精准研讨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指导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动领导小组部署重大事项,总结凝练工作成效,分析排查隐患漏洞,整改落实问题细节,为全院疫情防控与医疗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钢铁防线。
艰难困苦,愈显担当。在南充市实行静态管理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医院党委统一部署,倡议书、请战书情真意切、坚定从容,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踊跃成立、先锋模范,党员、团员、志愿者积极上阵、众志成城。全体医务人员迎难而上、迅速动员,在战疫一线发挥组织优势,在疫情防控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
各部门、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做好患者收治、管理和核酸检测工作。尽管每日的院感防控和医疗工作繁重,人员配置也较为紧张,但川北医人恪尽职守、忠诚履职,耐心细致做好各项日常工作,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全院上下协调一致、通力合作、相互支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为维护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殊时期,更要为群众、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为保障疫情期间医院职工和患者的用餐,后勤服务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开展。后勤保障部及食堂全体工作人员冒着40多度的高温,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实现连轴转、日夜转的工作状态,保证每餐提供5000余份饭菜供应,并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延长售卖时间、增设临时售餐点。
在医院内外,越来越多的职工纷纷加入到全社会志愿服务的行列中,虽然他们的身份普通,临床治疗的医生,穿梭病房的护士,教书育人的教师,幕后工作的行政后勤……核酸检测、扫码测温、秩序维护、搬送物资、发放食品……平凡的岗位掩盖不了他们的热忱之心,发挥一份力量,传递一份希望,汇聚点点微光,终成浩瀚星海。
在抗击本土疫情的这场考验中,川北医人交出了一份院内核酸检测能力大幅提升、市内外核酸检测任务圆满完成、群众正常医疗服务全力保障、特殊人群就医需求切实维护、确保院内“零感染”的高分答卷!
9月14日,南充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公告,从当天起已无高、中、低风险区,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南充,这座的停下来的城市,再次动起来了!重拾大城烟火生机的背后,有太多你我都不曾看到的努力与付出……
“
成都:白衣披甲逆流而上
“接省应急指挥部指令,要求四川省气膜实验室核酸检测应急队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队原班人员,整建制支援成都市……”
9月2日,由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牵头和南充市卫健委指派,南充市3区6县相关医疗机构共同组建省级气膜方舱实验室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队(其中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抽调22名队员),赶赴成都龙泉驿区支援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任务。
跨越2000多公里,连续作战。全队211名队员,都是圆满完成支援海南儋州任务返回南充的精兵强将,队员们刚结束隔离休整,已近一个月没回家了,但面对成都的紧张形势,在党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刻,依然勇敢地站了出来。“疫情不退,白衣战士绝不退!”“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9月2日下午,队员们到达成都市龙泉驿区后,克服种种困难,立即通宵达旦开展气膜方舱实验室搭建工作。
9月3日下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气膜方舱实验室正式开舱接收样本,投入实战。
每日数千次抬手按压提取枪、数千次的拧盖关盖,几乎每一个队员的手指都磨出过水泡、甚至有了茧子。6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负责上机的队员在两三米距离的“工作空间”里,往返走出上万步……尽管相比支援海南队员人数减少了40人,在仪器设备不变情况下,川北队不断调整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实验室检测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战斗力得到最大发挥,达到日检5.8万管(约58万人次)的新记录。队员们为全力保障成都市本轮疫情的核酸检测工作通宵作战,满负荷运转,截至9月19日,川北队已完成成都及内江核酸检测标本达63万余管。
9月23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援海南、成都核酸检测队队员结束隔离休整,坚守49天,凯旋、回家!
战“疫”一线,跨越两省,守护三城,核酸检测标本超过135万管,累计覆盖超过1千万人次,从“立秋”战斗到“秋分”。
担白衣天职,护一方平安。
策划制作:
————
作者:孙丹敬卓之
封面:陈劲宏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宣传部
-新媒体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