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世界狂犬病日| 科普知识进社区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市公卫中心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宣讲狂犬病防治知识
世界狂犬病日
2022年9月28日是第16个“世界狂犬病日”,为宣传人、动物和环境的健康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帮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狂犬病,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医护人员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生根,走进沙河社区为居民进行主题为“同一个健康,零死亡”的狂犬病防治知识宣讲。
期间,医护人员为居民开展狂犬病防治方法科普讲解,狂犬病是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病死率几近100%,但狂犬病同时又是易被忽视的热带病中唯一一种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在发生狂犬病暴露后,尽快进行规范处置可以有效防止发病和死亡。消除狂犬病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发力,助力“ZEROBY30”的目标如期达成。
市公卫中心急诊科主任李文俊、护士长蒋春莲率领犬伤门诊医护人员通过张贴科普海报、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进行宣讲,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狂犬病,了解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对保障人民健康,帮助群众正确有效预防狂犬病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已感染狂犬病毒未发病的动物同样能使人发生狂犬病。
狂犬病往往有一个短的前驱期,约1天至4天,表现为中度发热、不适、食欲消失、头痛、恶心等;然后进入神经系统的症状期,约2天至20天,出现应激性增高,胸部压迫感、胸痛及气流恐怖症,即用风吹面部时会引起咽喉部肌肉痉挛,这是一种典型的症状,有助于诊断。
伤口部位有疼痛或各种异样的感觉,部分病人伴有对光、噪音和感觉刺激的应激性增高,通常表现有肌张力增高和面部肌肉痉挛。交感神经系统病损后出现多汗、流涎、狂躁行为、焦虑、痉挛性疼痛、肌肉收缩,在吞咽时咽喉部位的肌肉痉挛而怕饮水,故又称恐水症。
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用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消毒,为防止疾病的发生,伤口处理与注射疫苗同样重要,首选去正规医疗机构清洗伤口,建议去专业的犬伤门诊进行处置。
1.被猫、狗、狼、狐等所咬者;
2.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
3.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
4.皮肤伤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
5.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
6.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
市公卫中心犬伤门诊:24小时开放
犬伤咨询电话:028-84519246
一、科室设置
急诊科分设综合急诊(净居寺院区)、传染急诊(静明院区)。现有医护人员41人,其中内科医生14人,外科医生6人,护士2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1人,医师5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9人,护士5人;医护人员均取得AHA培训合格证。
二、医学装备
拥有负压救护车、车载呼吸机、自动心肺复苏机、便携式血气分析、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仪、急诊超声等完善的急救医疗设备。
三、承担职能
1.烈性、新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接诊转运工作;
2.常见传染病如肝病、结核、艾滋病等的院前急救和急诊工作;
3.综合内科、综合外科的门、急诊工作;
4.传染病杂病(包括成人和儿科)、手足口、流感等疫情的门、急诊工作;
5.动物致伤的处置(犬伤门诊);
6.普通人群的入职和健康体检,中小学新生的入学体检(包括PPD试验)等工作。
四、科室建设
急诊科有健全、科学、规范的急诊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了急诊科医护人员个人成长档案,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习,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多次在成都市急救大赛中获奖。
急诊科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同时服从医院和成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调配指挥,成功参与多次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烈性和新发传染病的院前出诊转运。
主管部门:宣传统战部
信息来源:急诊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