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烧伤,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高风险区,也有我们在守护
“你们快点来给处理一下,孩子烫伤很严重”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只不过这次不是在医院里听到的,而是在广州疫情最严重的荔湾高风险地区听到了。风险区内的深夜求助2021年6月4日21:09,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驻点白鹤洞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党支部 详细»
-
-
奋力打赢狙击战,方舱与你共奋战
当广州再次遭受新冠肺炎病毒侵袭时,有的人奋不顾身冲在前线,有的人义不容辞坚守后方。为了配合抗击疫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根据上级指示快速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紧急调配组织放射科医技护加入新一轮方舱CT检查工作中。方舱CT是专为新冠肺炎应运而生的应急医疗设备,数秒中就能完 详细»
-
-
隔离区导管维护,解决患者燃眉之急!
6月8日,居住在荔湾区白鹤洞街道罹患鼻咽癌的刘伯向社区发出了维护PICC导管的医疗求助,这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支援荔湾区南片医疗队在进驻白鹤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接收的第一例导管维护患者。刘伯在5月28日进行了放疗和化疗,距离上一次PICC导管维护已经过去13天了,再拖下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24小时在线,为孕产妇保驾护航!
6月3日中午,荔湾区中南街一位36+周的孕妇被120紧急送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由于该孕妇来自高风险地区,居家隔离期间已出现不规则下腹紧缩感3天,急诊科立即联系产科值班医生做好相应防护措施提前赶到急诊科接诊,并采用专用通道将孕妇收治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隔离病区单间病 详细»
-
-
喜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式被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
2021年5月16日,2021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正式授予“高级卒中中心”单位资格。副院长李爱国、神经医学部副主任范红星出席大会并接受牌匾。这是继2020年广州 详细»
-
-
临危受命,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核酸采样队伍出动一周,10批208人次奔赴荔湾、海珠
临危授命,“疫”不容辞整装待发,奔赴前线守护平安健康,筑起防护屏障一声出发命令,全员响应,这就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自5月21日起,接到指令后,作为广州市应急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闻讯而动,迅速组织,共组织派出10批次共208人次的核酸采样队伍,奔赴富邦中心、南源街、 详细»
-
-
遭遇车祸,颈椎损伤双下肢不全截瘫,术后5天下地行走
近期,一名32岁的年轻小伙骑电动车时突然跌倒,四肢麻木乏力,被送至外院后,CT结果诊断为颈5、颈6椎体爆裂骨折并椎间管骨性狭窄,颈5左侧横突孔及颈6椎板骨折。此外,经过进一步查体发现,该病人左手肌力3级,右手肌力4级,双下肢膝关节以上肌力3级,足趾肌力0级,胸骨角平面以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癫痫困扰十余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高新技术解难题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医学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携手合作,运用PET/MR成像技术为一位患儿明确难治性癫痫病因,并通过术中皮层电极监测,精准切除病灶,解除了困扰患儿10余年的顽疾。癫痫是一种非常难治愈的疾病痉挛、尖叫、口吐白沫、晕厥......几年、十几年这些病症如影随形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顺利完成首例“蛙跳式”自体采血
陈女士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接诊的一位二胎妈妈,她的血型是稀有的B型Rh(D)阴性血,这种血型所占的比例很低,因而被称为“熊猫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偿献血人数大幅减少,稀有的阴性血液供应更是紧张,自体采血备血成为解决择期手术用血紧张的有效途径。对于孕产妇来说,无论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步入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行列
近日,2020年度第二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结果公布,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通过多学科合作,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评估、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救治效果,降低高危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心血管内科成功获批“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学科建设喜传捷报经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评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科、心血管内科获批“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212023年)”至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实现了重要突破,标志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学科建设水平跨上了新的更高层次,对于实现广州市红十字会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捷报频传,再次斩获两项奖项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捷报频传荣获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创新管理奖热烈祝贺药学部张述耀主任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项目《食管癌化疗敏感性标志物和诊疗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荣获2020年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11月2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荣获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2021年1月14日下午,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五次会议暨第二届广东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广州市白云宾馆隆重召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李斯明主持的“生物组织工程材料修复软骨损伤的相关研究”项目荣获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本届广东医学科技奖共评出奖项32个 详细»
-
-
2021年第一朵国家级“小红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
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在改善医疗服务的5项工作制度和10项创新举措等15个方面,对全国484家医院、476个科室、443名个人予以表扬。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举措中,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 详细»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生托起生命的希望,早产患儿脱险记
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科医护出车到韶关接回一名出生40天、体重仅有1.6kg的特殊宝宝。为什么是“特殊”宝宝呢?小宝宝叫恩佑,他出生时胎龄仅有28周、出生体重1.2kg,最关键的是他因为间断腹胀、血便已经有21天无法进食了!因反复开奶失败,家人决定前往广州市红十 详细»
-
-
居家老人胃管难插,网约护士机智巧解决
胃管一般粗细差不多78mm,通过鼻腔置入,一直吞入食道,进而入胃。从门齿开始计算,插入胃管长度一般要50cm。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别说这么粗又长的管子插入胃中,就算一根细小的鱼骨想要咽下去都很痛苦。插胃管如此令人难受的护理操作,非常考验护士的耐心和技术。近日,肺部感染的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