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颅内肿瘤侵占患者左脑 神经外科成功完成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
近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顿志平手术团队成功切除颅内巨大脑膜瘤1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已顺利康复出院。
该患者为一名67岁女性,1天前在散步时突发右下肢无力,跌倒2次,后不能独自站立及行走,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黑朦、复视,无意识丧失,来医院就诊行颅脑强化MRI示左额部窦镰旁巨大脑膜瘤,肿瘤大小约5.0cm×6.5cm×7.1cm。入院时患者右下肢体已瘫痪。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未系统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2年,曾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半年,后自行停药,未规律复查。
因患者颅内肿瘤巨大,体积占据左侧大脑半球1/3,左侧侧脑室、丘脑及中脑明显受压,且肿瘤位于重要神经功能区,比邻上矢状窦。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患者入院后科室高度重视,经全科室讨论及积极术前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及治疗方案。为确保术中神经功能不受损伤,顿志平手术团队开展了在电生理监测下左侧额部窦镰旁脑膜病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与脑组织、血管粘连严重,肿瘤边界不清、侵袭性生长,肿瘤硬韧、血供异常丰富,手术难度极大。
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进行了肿瘤全切除。手术持续8个小时,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脑水肿严重,经过精心治疗右下肢肌力恢复正常,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WHOI级)。经过科室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患者已康复出院,出院时患者家属送来锦旗表达了对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的感谢。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良性肿瘤,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30%,总发病率为8.3/10万人,多见于女性(性别比2-4:1),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外科手术是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案。目前,山大二院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神经导航技术、术中神经生理监测、术中磁共振及气化超声吸引手术系统等技术及应用,使得手术成功率及治愈率极大的提高。该技术的应用可更好的保证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神经组织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使手术医生更放心,患者更安全。
来源: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