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命悬一线,ICU力挽狂澜——我院西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抢救一例重度ARDS患者
近日,柳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将一名重度肺挫伤、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度感染的19岁女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遭遇不幸
时间倒回到7月23日,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小西(化名)身上。
当天下午,小西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回家,不料却鬼使神差地摔进路边的水沟中,由路人看到后立即送至当地医院,到达当地医院时,小西已处于昏迷状态。
“她才刚刚参加完高考…………”小西的妈妈说,她学习成绩一向不错,正准备步入大学,没想到却发生意外。
看着原本好端端的女儿突然变得不省人事,小西的妈妈哭成了泪人。
当地医院诊断小西为:创伤性湿肺,肺水肿,肺挫裂伤,Ⅰ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等。经初步急诊处理仍未见明显好转,呼吸机100%纯氧通气仍缺氧表现,遂联系柳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紧急求援。当晚,柳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赖军华主任医师随120出诊,将小西接至西院区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救治。
小西做俯卧位通气治疗
小西持续处于昏迷状态,入院后,医生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灌洗治疗,镜下可见气道严重水肿,大量红色泡沫痰持续涌出,肺灌洗过程因患者低氧不得不反复退出纤维支气管镜纯氧通气。予灌洗液外送实验室检查培养病原菌。经过药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等多学科会诊后,决定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预防性抗真菌、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
病情恶化
虽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计划,但治疗过程并不十分顺利:小西的病情反反复复,呼吸窘迫综合征、创伤性湿肺、肺部感染、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等,导致她脱机困难,高热,血氧饱和度差。
小西病情恶化让家属悲痛欲绝,我院医务人员在尽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还不断鼓励家属树立信心。运动医学科副护士长覃晓灵得知小西的遭遇后,多次关心她的病情并到重症医学科看望,为她鼓劲加油,还掏出了500元爱心款,鼓励患者和家属一定要坚持!
治疗前后对比,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迎来转机
经过积极治疗,入院一周后,小西脱离呼吸衰竭关卡,肺水肿逐渐消退,随之而来的肺部感染成为重中之重,患者肺部CT影像学由肺水肿转至肺实变影像学改变,血气分析提示氧合差,患者仍然命悬一线。
医疗组成员赖军华、曾思栋、卢汉英、赵晓梅、覃苏永经过讨论,制定严密的诊疗方案:决定给予患者俯卧位通气,加强机械排痰,加强抗生素治疗,加强肠内营养鼻饲营养液,并针对患者肺部影像学肺实变情况予更精准的多次肺灌洗治疗。病区护士长陆钰带领的护理团队齐心协力每天给患者俯卧位通气并加以排痰机不间断地叩击患者背部。
小西在恢复中
经以上综合措施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小西病情明显好转,神志转清,体温由高热逐渐正常,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大片的病灶逐渐减少和消散。现已顺利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自主呼吸平稳,拟近日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目前小西已经能行走
“我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患者的坚强,家属的关心,医护团队的不懈努力。大家不言放弃,最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工医,坚持你就赢了”赖军华副主任激动地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根据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ALI/ARDS的诊断标准,ALI的发病率为18/10万,ARDS为每年(13-23)/10万。在ICU中,10%-15%的患者符合ARDS的标准,机械通气的患者其比例超过20%。ARDS是在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级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底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ARDS并不是孤立的疾病,而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在肺部的表现。ARDS的病因构成,疾病状态和治疗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其病死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文|曾思栋
图|颜冬海
校对|欧文慧
责任编辑|陈新援
审核|赖军华
新总院(柳南区和平路156号)
急诊科:0772-2638120
客服中心:0772-2638199
大厅前台:0772-2638188
鱼峰山院区(鱼峰区柳石路1号)
急诊科:0772-3815345
门诊总台:0772-3817070
门诊预约:0772-3869993
西院/骨科医院(柳南区红岩路47号)
门诊总台:0772-36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