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凉风有信,一叶知秋”。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今日立秋了,虽然带着一个“秋”字,但立秋的到来和真正凉爽的秋天到来,中间还隔着很大一段距离,南方往往还是“秋后一伏热死人”,并且雨水不断,除了热,还有湿的困扰。
那么此时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养生谨防秋老虎
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而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
此时节,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
早睡早起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
养生重养肺护肝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另外,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肝气受制的秋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立秋养生食谱
麦门冬粥
材料:麦门冬15~30克,粳米100~200克,冰糖适量。
做法:把麦门冬水煎去渣留汁,再将粳米放入汁中,煮至粥熟,加适量冰糖即可。
功效:此粥养阴润肺功效极好,对由于肺阴不足导致的干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桂花大枣粥
材料:糯米150克,桂花30克,大枣10只,白糖100克。
做法:先将糯米煮粥,煮至半熟时,放入大枣、白糖,快熟时加入桂花即可。
功效:此粥对于脾胃功能减退有很好的疗效。
薏米山药排骨汤
材料:排骨、山药、薏米、枸杞、姜和调味品。
做法:将提前浸泡好的薏米和排骨一同炖煮,炖煮25-30分钟左右,薏米排骨熟透后加入山药再煮10分钟,加入枸杞,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润肺、润泽皮毛等作用。老少皆宜,特别适合湿热痰滞湿首选。
立秋·三伏贴还要继续贴
立秋是秋季里的第一个节气,但此时仍处于三伏天中,天气以燥热为主。
秋天对中医的五脏来说,对的是肺,肺容易产生咳嗽、呼吸道疾病。秋天来了,三伏贴对很多呼吸道疾病有预防作用。
三伏贴时间
中伏加强:8月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加强:8月25日-9月3日
三伏贴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易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鼻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3.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4.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预约电话
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0770-3256051
治未病科:0770-2225142门诊中医特色治疗区:19177046572针灸科、推拿科:0770-2225145康复医学科:0770-3250161妇产科一病区:0770-2215311妇产科二病区:0770-2215393儿科:0770-3263871
校对:孔艳梅
共建文明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遵守法律法规,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