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首个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位居全国20名,广东省第一名!
2022年7月29日,由中医学创新联盟(CMIA)联合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等机构推出的国内首个《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隆重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20位,位列广东省第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级转化政策的落地与实施,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转化逐步成为共识,科技研发、专利发明和成果转化应用已然成为各研究型医院的重点推动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医院科技成果现状和转化现状,树立医院创新成果转化标杆,为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提供方向性指引,提升医院对专利管理、培育和转化服务的重视,加快临床导向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由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领衔,建立国内首个以专利为载体的医院创新转化评价体系,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申请量、专利转化量六个维度,对全国1217家三甲医院进行排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医院科研实力常年稳居深圳市医疗系统前列,打造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型医院。“医院-转化研究院-创新技术转化中心”的医学研究合作发展模式成为深圳市标杆:
“两大转化平台”
“两大转化平台”
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市级转化医学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医院29个临床医学科研载体
建立大数据生物样本和资源库
瞄准临床医学基础重大疑难科学问题,做出原创性医学科技成果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学创新技术转化中心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学创新技术转化中心
国际医学创新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医工融合与创新研究平台
聚焦“生物材料、体外诊断、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智能诊疗装备”五大领域
以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利益导向机制实现“自我造血、持续投入和运行”
同时,我院开放先行、紧跟时代脚步,积极搭建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招揽医学转化管理专员,不断完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成果转化办法”,制定“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及离岗创业管理办法”,并将成果转化纳入临床科研及专职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营造自由的医学科研环境、积极的成果转化氛围。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业绩取得长足进展,近年来授权中国国家专利1594项,包括199项发明专利、138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成果转化医学成果30项,累计金额达4566.18万元。
同时,我院开放先行、紧跟时代脚步,积极搭建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招揽医学转化管理专员,不断完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成果转化办法”,制定“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及离岗创业管理办法”,并将成果转化纳入临床科研及专职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营造自由的医学科研环境、积极的成果转化氛围。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业绩取得长足进展,近年来授权中国国家专利1594项,包括199项发明专利、1386项实用新
转化
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成果转化医学成果30项,累计金额达4566.18万元。
我院临床研究成果《龙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转化签约仪式
中医药膳食疗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研发精准药膳食疗大健康产品
本次“排行榜”发布会上,葛均波院士提及:“专利必须转化为人类幸福服务,没有转化的专利叫僵尸专利,排行榜要把专利转化作为出发点。”下一步,我院会沿着此方向,在不断推动创新转化平台建设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医院创新专利技术的保护,对现有专利给予更多的关注、深入挖掘其转化应用的潜力,让科研创新转化能力成为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简介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砥砺谱写壮丽篇章。深圳笔架山畔,矗立着一座与深圳经济特区同龄的“三甲”医院--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始建于1980年,前身是基建工程兵-00019部队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秉承“敬业、爱院、团结、奉献”的院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断健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及区域性疗中心。
牢记初心使命,奋勇担当作为。我院在改革中进步,在发展中壮大,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2017年6月,医院牵头成立了深圳市第一个“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康中心”分级诊疗和三级联动的紧密型医联体“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2018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2019年成立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2021年,在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的考核等级为A+,位列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第52名,位居广东省前列,并连续两年全市第一。在2020年度深圳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我院考核评级为优秀,在市属三级综合医院中再次位居第一。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