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广州持续高温,“热”中风高发!我院救治一名坐公交“热”中风患者
7月25日下午,66岁的广州街坊霍先生在炎炎烈日下,好不容易大汗淋漓地赶上公交车。乘车过程中,老伯突发意识模糊,随后跌倒在地,公交车司机立即拨打了120。
14时21分我院急诊科接到120调度中心电话后,救护车立即赶到现场,初步考虑霍先生是发生了脑卒中,遂当场通知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等绿道医护人员准备溶栓药物等抢救物品在急诊等候患者到达医院。患者14时58分被送达急诊抢救室后,在“绿色通道”的快速流程响应下,各科室全力配合,开通“脑卒中绿色通道”,患者很快完成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采血检验、心电图和头颅CT检查等一系列检查,并在到达医院16分钟内获得了检查结果,经诊断确实为脑梗死。
由于霍先生的家属未在现场,医生电话告诉家属目前最适宜霍先生的救治方式是立即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15时20分,霍先生开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从入院到完成一切溶栓治疗前准备开始治疗,仅仅22分钟。考虑到霍先生有大血管病变可能,介入手术团队马上到位,为霍先生进行了介入治疗。由于干预及时,霍先生言语含糊、左上肢乏力症状和面瘫症状改完全改善。
霍先生回忆说,最近天气热、出汗多、喝水少,特别是赶公交车时又跑出了一身汗,加之他本来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肾病综合征等病史,并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夏季血压较冬季明显低,但他未到医院调整降压药物。
广药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刘爱群分析,根据霍先生病史,考虑此次脑卒中与患者本身血管情况差、天气炎热出汗多饮水少导致血液黏稠、夏季血压低导致脑灌注低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高温天气“热中风”高发,存在脑血管狭窄的中老年人血压别“太低”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很多人都知道气温骤降、寒潮来临时导致脑卒中高发,其实高温天气中风也易高发,当气温高于32℃时,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一项刊登在《环境与健康》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英国医学杂志》上发布的一项覆盖中国272个主要城市的调查显示:在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与气温变化有关的死亡比例为17.49%;以冠心病为例,极端寒冷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呈延迟效应,而极端炎热天气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迅速而短暂,当天就会立刻显现。
专家提醒广州街坊,在高温天气要注意避暑。存在显著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要密切监测血压,并及时调整药物。较多高血压患者夏季因出汗、血管扩张导致血容量较低,血压较低,这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或咨询医师调整药物,否则因血容量不足,血压过低,导致脑部得不到足够的供血,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另外,建议高温天气要及时补充水分,夏季每天饮水量一般不少于20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也应喝一杯水,若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预防血栓形成。
刘爱群提醒,如果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流口水,嘴巴斜,言语含糊,头痛、头晕,甚至吞咽困难等不适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尽早就诊。脑卒中越早就诊疗效越好,治疗早1分钟就可以挽救190万个脑细胞。广药大附一院曾有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6分钟就用上了静脉溶栓药物,患者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来源:羊城晚报
初审、编辑:王媛
审核:林锐锐
审定发布:张锡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