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胃肠间质瘤精读巡讲在我院举行,1007万人共襄盛会!
7月24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福建省抗癌协会、福建省肿瘤医院承办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胃肠间质瘤专场”活动隆重举办。
活动以“胃肠间质瘤整合诊治(MDTtoHIM)前沿”为主题,由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主持,特邀李兆申院士、郝希山院士、徐建国院士、金宁一院士、田金洲院士、王存玉院士进行点评,指南编委李勇、王坚、张波、张信华、李健等教授,就医学界和公众最关注的肿瘤之一——胃肠间质瘤全程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中国抗癌协会所属93家分支机构、31个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全国各地医疗机构480余家、110余家康复会均集中组织观看。中国抗癌协会客户端及56家媒体参与直播,累计547家媒体对本场活动进行报道,全国在线观看总人数1007万人次。
一、开幕致辞
大会主席樊代明院士强调,CACA指南是中国肿瘤学首部指南,其制定并非心血来潮,中国病人有中国病人的特点,中国医生有中国医生的经验。樊院士表示中国必须要建立自己独特的指南,主要原因有四点:①完全照搬国外指南,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西学中用”,外表光鲜,内心孤独;②不是所有指南都是一成不变,不能等待别人更改后我们才有指南;③不是所有的人都按指南办事,必须要有中国自己的指南规范指导;④中国临床教学需最新的教材引导学生,使医学生更好地与现代临床接轨。指南的制定也并非空穴来风,中国有非常雄厚的基础,中国抗癌协会组织3131名专家,历时1年多,编制成综合53种肿瘤的指南,吸取了中外各种指南的长处,规避了短处,更突出了中国的独到之处。
樊院士指出,中国抗癌协会作为我国肿瘤学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级协会,自2017年换届以来,重点完成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办大刊、立大规、开大讲六件大事。樊院士认为,“Frontiers”体现指南注重前沿,展现精彩,旨在解析概况、现状与方向;“MDTtoHIM”强调注重整合理念,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制定个体化整合诊治方案,最终实现最优化整合诊治效果。未来,CACA指南将与NCCN、ESMO指南优势互补,三足鼎立,最终实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一部指南,数千位专家写,数千位精英讲,数百位院士评,亿万观众听,最终目的是整合医学知识,提高我国医疗水平,努力为全国病人服务!
二、CACA指南精读
01
指南概述,注重规范
李勇教授介绍了胃肠间质瘤(GIST)的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其临床特殊性。李教授强调,GIST发病机制明确,是由驱动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使得分子病理诊断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具有可及性。李教授提出,GIST分子病理诊断基础上可实施个体化手术与分子靶向治疗,使得患者受益并长期生存。这是实体肿瘤规范化与个体化、根治性与保功能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治疗的典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02
注重防筛,准确识别
张波教授对CACA胃肠间质瘤指南的预防筛查诊断部分进行了讲解,张教授认为,GIST已知的危险因素很少,研究发现年龄或许是其危险因素之一,且目前尚缺乏预防GIST的方法。张教授指出,大多数GIST是散发性的,发病原因和基因突变有关,但一些遗传因素与GIST有关,张教授就常见遗传因素引起的GIST进行介绍。目前尚无有效的GIST筛查方法,不建议对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进行常规筛查。
03
精准诊断,病理先行
王坚教授强调,组织病理学是GIST确诊和治疗的依据,病理学检测包括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与分子检测三部分。王教授从病理标本类型、术前活检、标本取材等方面,详细介绍了GIST病理学诊断规范操作过程。王教授重点分析了三种病理学检测方法的适用条件,以期规范临床治疗。王教授认为,病理学检测不仅用于GIST的诊断,同时亦用于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
04
诊治有规,外科行范
张信华教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了活检、围术期中的GIST治疗原则、方式、手术适应证等理论,通过病例对理论进行了回顾。张教授指出,局限期GIST无须常规活检需要进行术前治疗的应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对于复发转移性GIST,应行多学科整合诊治讨论,谨慎评估,手术的总体原则为风险控制,尽可能完成较满意的减瘤手术。另外,张教授总结并分析了GIST术前术后新辅助治疗,并强调了针对不同基因突变GIST,应选择不同的靶向药物。
05
晚期靶向,随访康复
李健教授就GIST晚期靶向治疗及康复随访部分进行了详细讲解。李教授总结了晚期GIST一至四线治疗药物,并概况了不同药物的治疗特点。李教授指出,RECIST1.1仍是药物治疗复发转移性GIST的基本标准,但该标准在GIST评估中存在许多不足,可同时配合Choi标准进行评估。另外,李教授推荐对GIST患者进行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对评分≥3分的病人,应进一步评估营养状况。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定期随访频率不同。
06
总结和展望
李勇教授认为,临床治疗核心在于整合:①贵在整合:MDTtoHIM原则为GIST综合诊疗、全程管理提供科学保障;②难在整合:手术与靶向药物的科学联合使用,延长患者生存,仍存在困境与挑战;③赢在整合:创新药物的研发、不同药物、不同技术的合理组合,均有望在GIST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李教授展望了未来GIST临床治疗,其中包括现有药物和其它治疗方法的优化组合、晚期GIST的综合治疗模式、TKI临床研究等内容,希望对GIST临床大夫有所帮助。
三、院士点评
01
李兆申院士
李兆申院士认为:①我们过去对GIST认识不深刻,缺乏病理学相关检测,只知其一——粘膜像肿物。过去几十年中,无论患者还是大夫,对GIST不清楚、不认识、不重视,今天应改变观念;②随着内镜发展,内镜手术亦可切除肿瘤,且与外科不同。③内外科兼顾,规范治疗,不能越界。任何时候都应遵照指南行事。④GIST从诊断到治疗应精准,目的是给患者更好地治疗。我们应号召医生,做自己分内事,一切为了患者治疗。
02
郝希山院士
郝希山院士认为,GIST不是常见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占比较少,肿瘤较“温和”,但从防筛诊治康出发,对GIST认识比较完整。虽然GIST病理诊断标准明确,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可将治愈率提高。但是中国患者多,在CACA指南贯彻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郝院士指出,GIST发病过程与普通上皮癌不同,儿童GIST与遗传因素相关性高,需加强研究。
03
徐建国院士
徐建国院士针对胃肠微生物学提出:①过去认为肠道菌群绝大数是大肠杆菌,人肠道优势菌群是厌氧菌,这是由于研究方法落后导致的,其研究聚焦在属水平以上,会带来许多错误理解,现在应以种研究为主;②对微生物认识不够,对大多数微生物还未研究清楚;③医学微生物教科书将微生物当作敌人,该观点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今后应重点研究医学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聚焦种水平上的变化,以期帮助临床治疗。
04
金宁一院士
金宁一院士围绕乳酸菌对肠道治疗指出,现在认为细菌是病原,并未对微生态正向作用进行研究,他认为:①对有益细菌进行基因敲除,使其在体内安全定殖;②将体内有益细菌形成环路,解决安全问题;③利用乳酸菌表达免疫相关分子,表达免疫蛋白,帮助治疗;④合成生物膜,保护细菌;⑤通过细菌系统,设计靶配体和抗体分子,并通过细菌配送,充分利用整合思路治疗肿瘤。
05
田金洲院士
田金洲院士指出,GIST提出时间不长,1983年提出沿用至今,国外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强调生物学领域多学科协作,模式建立与种族遗传和社会背景分不开。而CACA指南解读,结合中国专家经验,具有标识性意义,对GIST诊疗具有指导作用。田院士还建议,消化道为六腑之一,西医学强调遗传化学生物物理因素,而中医重视肠胃动力学因素,肠胃动力学角度思考是否疾病与传统医学”以通为降”有关系。
06
王存玉院士
王存玉院士就GIST指南解读提出:①GIST病因明确,但突变基因来源说法不一,如神经、肝脏等,但如何诱导GIST还需进一步研究;②GIST靶向药是肿瘤成功治疗的典范,现在已在四线治疗中起作用,但如何克服耐药,值得深究;③极少数病人不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这需要临床、病理大夫协作研究,有助于靶向药物开发;④近来免疫治疗较热门,但指南并未说明是否对GIST有效;⑤基因突变特异性强,这是否是肿瘤抗原,是否可研发肿瘤疫苗;⑥外科大夫、内窥镜大夫、病理科大夫等需要收集更多的组织标本,做深入研究,寻找新靶点。
四、大会总结
樊代明院士指出,我们应在治疗不足与过度治疗中找出路,根据病人信息,运用“MDTtoHIM”理念,实现“关口(预防与早筛)前移,重心(康复)后延”,从而制定个体化整合方案。
【现场精彩照片】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END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