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溺水日:溺水施救应见义“智”为!
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
旨在提醒全球人民增强预防溺水安全意识
大暑季节,许多人选择去游泳来消暑降温
在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辉提醒大家
溺水施救应见义智为!
据李辉介绍,“记得在2020年6月21日,重庆潼南区的8名小学生相约去河滩玩耍,期间有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最终施救学生一并落水,8名学生均溺亡。这种一人落水,施救者下水救人最终却一并溺亡的新闻我们屡见不鲜。”
李辉指出,见义勇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称赞和肯定,但不考虑自己的施救能力而贸然下水救人则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
一方面,自身施救能力不足,如果奋不顾身地前去施救,不仅无法救出被困者,反而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幸存者可能是被困者唯一能够寻求救援帮助的人,如果幸存者也不幸遇难,那最后的一丝救援希望也将熄灭。
因此,面对有人溺水被困,我们不仅提倡见义勇为,更要提倡见义智为。
会游泳≠会施救
很多人觉得自己会游泳,见有人溺水则二话不说跳水救人,最后人没救成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其实,会游泳≠会施救。
我们在发现他人溺水时,首先需要评估自己的施救能力,会游泳者也是如此。这是因为遇险者在水中挣扎时会有很强的求生欲,无意识的挣扎容易伤及救援人员。且水中救援需要一定的技巧,需要反复的训练之后才能掌握,非专业人士一时间难以学会。此外,水域情况、救援中的突发情况更是我们一般人无法预估和处理的,稍有不慎,下水救人不成反而可能一并溺亡。
我们在发现他人溺水时,首先需要评估自己的施救能力,会游泳者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遇险者在水中挣扎时会有很强的求生欲,无意识的挣扎容易伤及救援人员。且水中救援需要一定的技巧,需要反复的训练之后才能掌握,非专业人士一时间难以学会。此外,水域情况、救援中的突发情况更是我们一般人无法预估和处理的,稍有不慎,下水救人不成反而可能一并溺亡。
那遇到有人溺水
我们如何科学并安全地施救呢?
当我们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刻大声呼救,让更多的人参与急救,并马上向遇险者抛掷漂浮物,如救生圈、空桶、木板等,让这些漂浮物帮助求救者浮出水面。而如果求救者离岸边不远,可以考虑将绳子扔给他,或将长棍伸向他,在确保自己能够站稳的情况下,将他拉到岸边。
当我们
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刻大声呼救
,让更多的人参与急救,并马上
向遇险者抛掷漂浮物
,如救生圈、空桶、木板等,让这些漂浮物帮助求救者浮出水面。而如果求救者离岸边不远,可以考虑将绳子扔给他,或将长棍伸向他,在确保自己能够站稳的情况下,将他拉到岸边。
而当遇险者被救上岸后,我们可以这样做:
立即判断患者的意识情况,如果溺水者没有神志和呼吸,应该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救治。这时候,不能“控水、倒水”,马上心肺复苏才是唯一的抢救措施!
立即判断患者的意识情况,如果溺水者没有神志和呼吸,应该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救治。这时候,
不能“控水、倒水”,马上心肺复苏才是唯一的抢救措施!
无论是否要进行心肺复苏,都要检查溺水者的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解开溺水者的衣扣、领口,解除呼吸限制。
无论是否要进行心肺复苏,都要
检查溺水者的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杂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解开溺水者的衣扣、领口,解除呼吸限制。
脱除潮湿衣物并保暖。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及时脱下并给其覆盖上干燥的衣物并保暖,防止产生低温伤害。
脱除潮湿衣物并保暖。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及时脱下并给其覆盖上干燥的衣物并保暖,防止产生低温伤害。
如果在水中发现溺水者已经没有呼吸,不建议在水中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因为这种水中的急救措施质量不保证,同时也延误了溺水者上岸救治的时间。
无论溺水者是否感觉异常,上岸后都应该劝诫溺水者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防止迟发性的肺部损伤。
生命只有一次,你的生命和遇险者的生命同等重要。遇见有人溺水,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科学施救你学会了吗?
急诊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是广州“120”网络单位,是广州市内三甲医院中率先采用全科接诊模式的急诊,建立起以“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一体化管理的急救体系。拥有一支具有丰富院前急救经验的医护团队,配备有多辆监护型的救护车,能承担院前内外妇儿各种急危重症的急救任务,多次参与广州市内各种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现有广州市“120”院前急救培训师资2名,多次受邀参与市内外的院前急救培训和视听教材的示范工作。
急诊诊疗区域设有抢救室、诊室、外科处置室、中医治疗室等。抢救室配备4张多功能抢救床,每床配置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生命支持设备,同时配置有心肺复苏仪、床旁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快速床旁检测仪器、纤维支气管镜、洗胃机、降温机等仪器设备。EICU病区配备8个治疗单元,拥有多功能中心监护仪、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持续血液滤过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静脉输液泵、肠内营养泵等多种医疗设备。
科室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诊疗原则》进行接诊,能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处理内外妇儿等普通急诊病人。发挥中医急救特色,积极开展骨折小夹板固定、外伤贴敷疗法以及穴位贴敷、针刺放血等中医急救技术,能熟练处理各种如创伤、感染、骨折、脑卒中、消化道出血、各种器官衰竭等急危重症,建立起脑卒中、创伤、胸痛、消化道出血救治的绿色通道。
科室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科室在脓毒症、MODS、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围术期保障等救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全天候开展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床旁超声、纤维支气管镜等抢救技术,为院前和院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科室承担本科生、实习生《中西医急救医学》、《中医全科医学》、《中医内科学》、《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等课程急重症内容的教学工作,以及医院本科实习与规培带教任务。近3年共主持广东省中管局课题3项、广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编专著1部。
急诊科是广东省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科室本着“做急救先锋”的理念,以人为本,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竭诚为患者服务。
联系电话:020-22292700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校对编辑:李龙浩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