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春夏之交 小心防虫系列之“蜂”
春夏之交
小心防虫
春夏之交
虫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在外踏春的时候
别因为气温渐高露胳膊露腿
小心虫子叮咬!
蜂蛰伤
蜂蛰伤是指被蜂尾螫伤,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内所致。局部出现红肿刺痛,甚或有头晕恶心等症的中毒性疾病。
被少数蜂蜇,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被多数蜂蜇,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偶可引起组织坏死,重者出现恶心、无力、发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大黄蜂蜇伤,可导致休克、昏迷、抽搐、心脏和呼吸麻痹等,可致死亡。
蜂蛰伤特点
1.多发生在暴露部位。
2.皮损为瘀点、丘疱疹或风团,甚则为一片潮红或肿胀,往往有水疱、大疱形成。如蛰伤后20分钟无症状,则属轻微。
3.可自觉疼痛、瘙痒、灼热。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脉细弱、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4.有特异体质者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休克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蜂蛰伤处置
★首先判断是何种蜂蛰伤,简单病情评估;如不确定蜂的种类,可留存蜜蜂或图片,以便辨认;
★保持镇静,限制活动,使患肢处于低处,适当的冰敷,减少毒素吸收;
★处理伤口:一拔、二涂洗、三就医服药。
拔毒刺:
蜂毒刺上有倒刺,蛰伤人后毒刺常滞留于皮肤内,处理蜂蛰伤首先检查有无滞留于皮肤内的毒刺。暴露蛰伤处,用粘性较强的胶带粘除或用镊子拔除刺;若蜂刺附有毒腺囊,则不能用镊子夹,以免挤入毒液使反应加重,应用尖细刀尖或针挑出。
涂洗:
◆蜜蜂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洗敷伤口;
◆马蜂毒液为碱性,可用食醋等冲洗;
◆黄蜂蛰伤不用上药,局部涂抹醋酸或食醋,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于伤口处;
◆最后用2.5%碘酊、皮炎平或炉甘石涂抹2-4次,局部消毒抗炎;
保持患肢处于低处,适当冰敷。
预防
◆野外作业时,应观察周边环境,避免惊扰蜂巢,穿深色长衣裤防护。
◆被蜂群攻击,用衣物包裹裸露部位,胡蜂是色盲,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化妆品往往模拟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外出时注意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外出时若被蛰伤,应引起重视,不少人被蛰伤后产生的抗体在以后再次遭遇蛰伤时常常会引起过敏反应。简单处置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相关链接---
<粤北人民医院急诊科>
成立于1984年,为我市最早成立的急诊医学专业团队、韶关市急诊医学人才培训基地,是我市急危重病、意外灾害、交通事故和群体伤害事件急救及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承担韶关市及周边地区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救转运、重症监护、急救技能培训等各项医疗任务。开通胸痛及卒中等多条急救绿色通道,在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救治,急慢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抢救,各种中毒的救治,各种急症、危重病的前期诊断和抢救,各种创伤的救治,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急救电话:8120120
科普:李薇何永祥
责编:卢艳萍
微编:叶芳兰(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