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清热解暑必备——生津消暑乌梅饮
夏
至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日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还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后,适宜食用清补凉、酸梅汤等来避暑。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款老少皆宜的食用方便的清热消暑中药茶饮——生津消暑乌梅饮。
生津消暑乌梅饮
成分:乌梅、炙甘草、净山楂、陈皮。
乌梅味酸,生津止渴,山楂味酸,化浊降脂,陈皮味甘,燥湿消渴,甘草味甘,调和诸药。诸味合用,共凑清解暑热、生津止渴、升清降浊之功效,可用于中暑的预防与治疗。
适用人群:不限,换牙期的儿童和孕妇不宜多食用。
药材小知识
乌梅
梅实,即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肺、大肠经。能收敛生津,安蛔驱虫。主要功效是下气,清除烦热,止渴。
精品饮片乌梅按照传统炮制要求,在五月采摘可溯源的优质成熟的绿色果实(青梅),以40℃左右的适宜火力炕焙2-3昼夜,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后再闷2-3天,待变黑色即成。品质高、药效好、口味佳。
山楂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能消食健胃,化浊降脂。
陈皮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性味甘苦,温。入脾、肺经。能理气,调中,燥湿,消渴。
炙甘草
炙甘草,为甘草片照蜜炙法炮制而成,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中医药博物馆
我院中医药博物馆是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于2021年3月向社会开放。周三至周五下午接受团体预约中医药科普公益活动,常年对社会各界人士及中小学生团体开放参观学习,为老百姓认识和学习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提供窗口和平台。馆内集合了中医药发展史、国家历代主要领导人对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医院“八桂学术流派”、中医药标本、院内制剂展示,中药饮片知识及健康养生宣教等板块。同时内设:精品中药房、贵细中药房、免煎中药房、农本方中药房。精品药房根据中医理论参照经典方剂,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亚健康、病后调理、养生爱好人群养生调理药膳食疗方。由专业人员定期门诊服务,为群众提供养生咨询和指导药膳应用、免费开具协定组套服务。
咨询电话:0771—2188350
文稿:刘偲翔(中医药博物馆)
审核:芳华安静
分享给你最在乎的人
微信服务号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掌上医院
预约挂号︱门诊缴费
住院补缴︱查看报告
一站式解决!
微信订阅号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健康资讯︱医院动态
科普知识︱医学咨询
用专业做科普!
新浪微博官方号
抖音官方号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