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芒种暑湿重,小心热伤风!试试这款食疗方生津润燥~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历书》记载:“斗指已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空气湿度增加,暑湿兼杂,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湿困气滞,气血运行不畅,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在养生调理方面,建议从“勤洗、纳凉、增苦、食清”方面入手。
勤洗
芒种时节高温高湿,人体易出汗,要勤换衣、勤洗澡。这样有利于“阳热”从皮肤疏泄,避免汗液浸泡导致的皮肤疏松。
但要注意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所以不要在出汗时立刻洗澡。洗澡后人体毛孔会扩张,排汗量会增加,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建议在洗澡前后喝一杯温水,缓解口干舌燥的情况。
纳凉
芒种又名“忙种”,是农耕中最辛劳忙碌的时期。人体在大汗之后,毛孔会张开,这个时候不要过贪寒凉,直接吹空调或电风扇。
这会导致人体内的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病毒趁机侵入机体,出现流涕、喷嚏、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热伤风”症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纳凉,可以尝试食用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等清热去火的食物,帮助清除体内暑气。
增苦
唐朝名医孙思邈曾说:“是月(芒种、夏至)肝脏气休,心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
芒种饮食可以增加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等,能够降火消暑,补益肝肾,对人体大有补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食清
夏季养生离不开饮食清淡,还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而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水果就是桑椹。桑椹又名桑果,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的功效。桑椹甘寒养阴生津,可鲜品食用,也常与麦冬、天花粉同用。气虚者,可与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等同用。桑椹还具有免疫促进作用,能促进血红细胞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在肿瘤放化疗中作为辅助用药。
推荐食疗方:桑椹膏
【配料】桑椹5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桑椹水煎取汁,文火熬膏,加入蜂蜜拌匀饮服。
【功效】补肝益肾,生津润燥。
本文指导专家
彭康
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导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
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性病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药理与临床》常务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专家指导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中药学》第一版、第二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中药药性学》主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17部,获国家、部、省基金课题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7年获得“荣耀医者”“中华医药突出贡献奖”。师承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和中央军委保健专家臧堃堂教授,曾任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7-199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作访问学者,从事中药降血糖药理研究和参与筹备香港浸会大学首届中医本科班。
医疗特长:擅长各种头痛及神经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癫痫、脑萎缩、老年性痴呆、脑损伤及脑手术后康复等脑病专科。并诊治急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疾病、月经病等内科杂病及肿瘤的中药调治及亚健康中医保健治未病等。
温馨提示
请关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公众号。关注后进入页面菜单栏选择“诊疗服务“-“预约挂号”,输入医生姓名即可挂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治未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