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铅衣 心有锦缎
在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的大战场中,医护人员们又分别有自己不同的阵地。有的人日夜与手术刀、无影灯相伴,有的人终日盘旋奔波在病床前,有的人战斗在诊室的各种检查中,然而,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常常被大家忽略——他们按照医嘱操作大型仪器、给予患者相应的检查,陪伴着医生一站就是一天。他们,便是技师。
技师的职业特殊吗?他们在医院中无处不在;技师的职业普通吗?他们,其实意义不凡。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近技师、认识技师、记住技师。
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技师们是名符其实的主力军。胸部CT、血常规检查、抗体四项检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抗疫一线忙碌的身影里,必有技师的身影。很多技师因为操作设备、环境特殊等原因,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自身也暴露在放射与辐射之下。
技师在很多科室都有岗位存在: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输血科、超声科、放疗科、药剂科以及介入导管室。与前几个科室不同的是,介入导管室里的技师,工作不单单是对患者实施入院后的临床基础检查,更是要与医生一起参与到介入手术当中,在术中帮助术者选取可以引导器械的定位图像,利用软件重建出实时3D模拟图像,将一些复杂的难以观察的感性区域展现出来,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术者规划手术流程并协助完成各种疑难手术。
在介入导管室,技师们不仅要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也需要了解临床知识并结合临床工作来配合医生完成工作。尤其是当面临急重症患者的急诊手术时,要帮助医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指征,当患者需要抢救时,应该帮助医生和护士完成对患者的抢救工作。
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南院导管室主要面向心内四科、介入科和神经介入科等几个科室。这里神秘又充满挑战,很多命悬一线的患者在这里经过争分夺秒的救治转危为安。每次介入治疗,医护人员必须全副武装30多斤重的铅衣,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本着“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的精神,技师们也是如此。他们与射线共舞,与病魔战斗,无论节假日24小时待命,分分秒秒处于备战状态,在术间里操作IVUS或者OCT辅助手术直到全部完成。
随着医院心血管腔内影像学的开展,心内介入手术已经从“PCI时代”进入到“精准PCI时代”,腔内影像技术—血管内超生(IVUS)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已经成为了现今心内介入手术必备的辅助手段。作为医学界的“光学活检”,IVUS和OCT开创了冠脉动脉腔内影像检查的里程碑,近年来发展更加迅速,不断更新和升级。
为了使心内介入技术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为了自身的成长,在心内四郑晓群主任等资深前辈的悉心指导与栽培下,导管室里的技师们也开始学习腔内影像学的操作和判断,并为医生提供合理的影像建议。听上去似乎不难,但却需要他们对人体的血管的构造、分支、走形有相对详细的了解,并要在术中根据术者的需求和血管影像的形态等选取合适的影像定位以达到成功手术的目的,或通过影像为术者提供有效的建议。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万小时的锤炼。腔内影像的读图技术也是如此,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总结以及课余时间的大量学习,如同外科手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才可以成为高手。在医院里,每个人的身份、学问、立场、情感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目的永远是一致的,那便是简单的治好病。
一番风雨路三千,所有值得骄傲的奋斗都需要花费大把的时间与精力。相信在未来,导管室里的他们,以及和他们做着同样工作的人们,会如同这所医院里的每一个人,带着对医学的赤诚与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一路坚定地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