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抢救意识不放松,筑牢医疗安全防线——核医学科进行呼吸心跳骤停应急演练
抢救位置“1号楼负二楼核医学科!”5月5日下午3点整,核医学科主任程爱萍通过手机软件eCART启动了院内急救一键呼叫,核医学科现场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投入了紧张的抢救工作。
模拟抢救地点位于1号楼负二楼核医学科患者候诊室。接到科室有患者需要抢救的电话,核医学科主管护师吴丽君、夏建梅第一时间从ECT报告室将抢救车推到抢救现场,并大声呼喊科室其他成员。核医学科主任助理傅立平立即到达现场指挥,启动紧急抢救预案;副主任医师崔盈同步到达现场查看发现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颈动脉搏动消失,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要求启动eCART一键呼救,同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科室其他同事分别用呼吸囊辅助呼吸,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eCART软件根据抢救位置将任务指派给院内急救CART一组。接到指令后,院内急救CART一组全体队员马上带上急救设备奔赴呼救位点,电梯调度员指挥电梯停靠待命......两分钟后,CART麻醉科医生率先到达现场,5分钟内CART重症医学科医生和护理责任组长已全部投入抢救工作。
心电监护提示患者反复室颤,予除颤1次,并下达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除颤后继续胸外心脏按压。5个循环后再次评估患者情况,此时患者心跳、呼吸恢复,意识恢复,继续观察患者血压、心跳、血氧饱和度,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CART小组评估,拟转ICU继续治疗。医技护理护士长马黎全程记录抢救情况,核医学科赵立军做好演练相关记录。演练结束后,医务部、护理部和参加演练的全体医务人员对演练进行了复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医疗安全是医院医疗生产工作的基石。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院党委关于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严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医务部和护理部对医院内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点进行彻底排查和梳理,并开展针对性的演练。核医学科地理位置相对特殊,一旦出现患者需要抢救的情况,容易发生严重的医疗不良事件。加强核医学科医务人员自身的基础急救能力,并充分发挥院内CART急救队在院内急救事件的重要作用是降低核医学科医疗安全隐患的重要法宝。
自今年年初666999院内急救电话启用以及后续eCART一键呼叫软件投入运行以来,由医务部牵头,护理部、后勤和保卫等多部门联动的院内急救体系建设已经初显成效。截止目前,技能培训中心累计开展BLS和ACLS课程50余期,培训医生200余人、护士400余人。由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和重症护理组成的院内CART急救队已经成功处置40余起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重症事件,事件处置效率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明显改善,院内CART急救队为院内偶发危重症事件的临床科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医务部护理部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