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公立医院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西路1号(黔灵公园旁) 电话:0851-86812999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医院 > 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医院动态

贵医记忆 |胸怀松之魄 乐育百木森(中)

编者语: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医院迎来了八十华诞。悠悠岁月,弦歌绵长。历代先贤辛勤耕耘,传华夏之文脉,承岐黄之精髓,跋涉求索,虔诚奉献,铸就今日之辉煌。回望来路,历史脚步清晰凝重,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展思将来,贵医人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之校训,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扎根沃土、服务民众。从本期开始,本栏目每周三定期推出,讲述院史上诸位名医名家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凝聚行稳致远力量。

立足浙医深耕杏林结硕果

立足浙医深耕杏林结硕果

在空军第十总站工作的一年里,除了整天跟红汞碘酒打交道,没有其他事可做,杨松森度日如年,迫切希望尽快逃离这里,调入正规的医院工作,但迫于军纪,工作仍不敢有丝毫差池。终于熬到了一年征调期满,他坚决拒绝了去成都军医训练班的安排,直接返回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担任助理住院医师,兼任贵阳医学院助教。

20世纪40年代,国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情况。

1945年至1946年在母校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的日子,对杨松森来说,是充实而愉快的。亦教亦学的身份,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当时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条件十分简陋,但由于各科都由当时国内知名的医学专家执掌,就医疗水平来说,凡国内能解决的问题,这里都可以基本解决。杨松森在工作中虚心向内科的杨济时、王季午,外科的杨静波、周裕德、朱懋根等知名专家请教,业务上取得了快速进步。

那时抗战已经胜利,屈指算来,杨松森离开家乡也有八九年了。贵阳毕竟路途遥远,父母、兄弟已经多年未见,他们多次托人带信来要他回家乡工作。虽然他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如鱼得水,但仍挡不住思归心切,于1946年7月返回老家江苏。

但是,当时江苏位于城市的各大医院已经人满为患,杨松森四处托人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11月,幸有在上海市卫生局工作的堂姐夫陈先逵的帮忙介绍,进入了上海第四医院工作,担任外科医师。上海生活条件虽好,但工作氛围和贵阳截然不同,同事中讲排场、重享受的“小资”思想浓厚,没有多少读书研究、追求上进的氛围,且许多资深的医师是兼职的,对带教年轻医师没有太多的责任心。这让杨松森很不适应,对前途感到渺茫。他担心这样干下去,业务上一无所获;青年时学不好,无一技之长,将来社会上恐无立足之地。在此期间,他有个最要好的同事叫钱学文,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弟弟。两个年轻人同住一个宿舍,时常在一起讨论业务问题,也相互交流对事业、前途的看法。钱学文后来留学去了美国。

杨松森与同学合影。

杨松森与同学合影。

贵阳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敬业严谨、求实求精的院风在杨松森心里打下了深刻烙印。他一直认为,像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这样的教学医院才是自己发展事业、立足社会的理想单位。当时,老牌的大医院都已满员,他把目光转向了即将成立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浙大医院,也即后来的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筹建时期的浙大医院各级医师十分紧缺,正在广揽人才。当年杨松森在贵阳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工作时的老师王季午先生受命担任浙大医学院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提出了创立七年制协和式医学院及一流水平的附属医院的宏伟目标。美好的事业蓝图和恩师的强大感召力,对杨松森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而且,他考虑到,王先生从贵阳医学院带过来的一批中青年医疗骨干,不少就是他昔日的同学和同事,使他备感亲切。杭州又靠近老家江苏,方便照顾家庭。凡此种种,浙大医院成为杨松森的不二选择。1946年底,他应聘到浙大医院,协助医院筹建开办事宜。1947年11月1日,浙大医学院正式宣告成立,浙大医院同时开院应诊。杨松森受聘担任外科住院总医师。

是年,杨松森31周岁。三十而立。经过一番辗转后,浙江成为他医学事业的新起点,此后,他把此生近一半的年华献给了浙大医院,和浙大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他一步步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到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医学成就,达到了事业顶峰,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建立了家庭,并将医学接力棒传给了下一代。

1947年11月浙大医院刚成立时,位于直大方伯巷(旧称头发巷),由田家园6号和9号的两幢旧宅改建而成,仅有3亩8分地,一幢作医院,楼下为门诊室,楼上为病房,另有一幢作为职工宿舍,总建筑面积约2770平方米,设病床65张。当时日门诊量仅为54人次。虽然条件简陋、业务量小,但医院的管理却颇为严格。杨松森在庆祝建院50周年的回忆文章里说,医院规定住院医师一律不结婚,住医院内,不告假不能外出,随叫随到。作为住院总医师,他具体负责安排手术、夜查房、急诊手术等工作。对于书写病历、查房、资料保管等程序,则与贵医附属医院的要求一样严格细致。初期比较轻松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使杨松森有了更多的时间专心阅读专业书,积累业务知识。那时,多数职工吃住都在院内,工作之余,大家结伴游览西湖,或在傍晚时坐在宿舍楼旁的小巷里聊天,其乐融融。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和同样来自上海的护士长张德珊慢慢产生了感情,最终结成了终身伴侣。

1947年11月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幕纪念。竺可桢校长(前排右八)、王季午院长(前排右八),杨松森(前排左一)、张德珊(三排右五),照片中尚有贵医校友梁树今(前排左五)、刘震华(前排左四)、赵昜(前排左三)、王钦明(前排左二)、李志彬(前排右二)、楼福庆(前排右三)、张泰伦(二排左一)、蔡钺侯(二排左四)、李迎汉(二排左六)、陈信宝(二排左七)、马逢顺(二排左八),骆文博(三排右六)等。

1947年11月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幕纪念。竺可桢校长(前排右八)、王季午院长(前排右八),杨松森(前排左一)、张德珊(三排右五),照片中尚有贵医校友梁树今(前排左五)、刘震华(前排左四)、赵昜(前排左三)、王钦明(前排左二)、李志彬(前排右二)、楼福庆(前排右三)、张泰伦(二排左一)、蔡钺侯(二排左四)、李迎汉(二排左六)、陈信宝(二排左七)、马逢顺(二排左八),骆文博(三排右六)等。

1952年,浙江省立医学院和浙大医学院合并,改称浙江医学院,浙大医院随之改称为浙江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浙医一院,现也称浙大一院)。同年进行了院系调整,外科和牙科划归浙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前身为广济医院,简称浙医二院)。这一年,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王历耕教授在浙医二院创立了泌尿外科学组(附属于大外科系统),时为讲师的杨松森和王钟奇医师为住院医师。1953年,王历耕上调北京后,杨松森负责起了全部的教学、医疗和科研任务,当时开设病床50张。1957年,浙江医学院进行院系调整后,泌尿外科迁入浙医一院,独立成科,成为国内最早创建的泌尿外科之一。自创建之日起,浙医一院泌尿外科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和卓有成效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泌尿专科之一,是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界的龙头科室,是博士学位授予点,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杨松森作为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对浙医一院泌尿外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1952年参与创建泌尿外科学组起,杨松森敏锐地预见到标本在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他开始收集制作泌尿外科标本。这一做就坚持了数十年,不断精选,更换积累,从走廊陈列逐步形成标本室,1996年起因医院拆建,部分标本移置当时的浙医大主楼地下室,占房总面积约140平方米,精选陈列标本1500余件,以及数千枚结石及尿路异物标本,其规模、数量和质量均为国内之最,1998年《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为此作了专门报道,在国内广有影响,深受全国同行推崇。已故我国泌尿外科著名专家顾六方教授曾经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国内绝无仅有,恐怕世界上也少有”。

1953年至1982年,在杨松森担任泌尿外科负责人的29年间,浙医一院泌尿外科除开展膀胱、肾、输尿管、前列腺等常规手术外,较早开始了膀胱全切、肾上腺手术等泌尿外科高难手术,多项手术开创全国之先。1953年,杨松森创造了杨氏组织种植管;1955年,在国内首先开展肾部分切除术;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附睾结核、睾丸鞘膜积液、睾丸肿瘤等疾病的诊治中,提出以透光试验、体检手感等鉴别积液与肿瘤的方法;1962年,开展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1963年,在国内最早采用膀胱壁瓣作女性尿道重建术,治疗尿道全切除患者,使患者能正常排尿。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行各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浙医一院泌尿外科的科室人员仍然坚守临床第一线,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努力工作。1975年在国内首批成立了男性计划生育实验室。1976年在省内率先、国内较早开展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挽救了受到死亡威胁的尿毒症患者。

在坚持不断创新、改进临床治疗技术的同时,杨松森潜心开展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病,在上世纪70年代死亡率很高,唯一的抢救手段是做透析治疗。杨松森带领科室人员于1978年研制成功了自动腹膜透析机,获卫生部科技奖。1967年开始与宁波医院设备厂合作试制人工肾(血液透析机),“文革”期间一度停顿,于1979年研制成功“H-2型人工肾”,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与研制成功的“79型血泵”,同获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还研制成功了“H-3型人工肾”,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在此期间,他主编了《泌尿外科学》《泌尿外科临床手册》《泌尿外科医护常规》等教材。1983年被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聘为《外科学》教材评审会委员,参加《外科学》第二版中测尿外科学的编审。他还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国内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译文5篇,主编《实用泌尿外科学术学》等专著(部分与人合编)10部。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倡导建立各种平台,推动浙江省泌尿外科的发展。1963年、1964年,代表浙江省参加在沈阳、北京召开的全国泌尿外科学会会议;1982年、1985年、1989年,作为浙江省的代表之一参加分别在南京、成都、济南召开的全国第一、二、三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并在1982年的全国第一届泌尿外科学术大会上当选中华泌尿外科分会常委,连任第二届常委直至1992年;1984年11月赴加拿大凯瑟林、汉弥尔顿等医院访问,参加人工肾接受仪式;1987年4月赴香港参加第二届亚洲地区应用环孢霉素研讨会。为搭建浙江省泌尿外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他于1982年倡导建立了浙江省泌尿外科分会,并任首届主任委员。他倡导的每月一次杭州地区泌尿外科学术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团结全省泌尿外科医师的纽带,促进了浙江省泌尿外科的有序持续发展。

求精求实重开拓,深耕杏林结硕果。因业务优秀、贡献突出,杨松森于1978年8月晋升教授,1979年获浙江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他30余年扎根泌尿外科,潜心钻研,大胆创新,体现了老一辈优秀知识分子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敬业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佩。这个当年在金坛一小因学业不良勉强才毕了业、在金坛县中又因损坏课桌而被退学的顽皮少年,最终成为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恐怕大大出乎了师长们和街坊邻里的意料。不得不说,当初国立贵阳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倡导的严谨学风、推行的严格管理,对学生的做人、做事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杨松森正是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深刻的启示,力求将严谨求实的作风传承给年轻一代。

德高为范春风化雨育良材

德高为范春风化雨育良材

杨松森从1953年担任泌尿科负责人,到1981年任浙医一院副院长兼泌尿科主任,1982年至1984年任院长,无论是作为一个医生、学科带头人,还是作为科室主任、医院领导,他始终以敬业守职、潜心钻研、关爱病人、团结同志的精神品质,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全身心投入医学事业,影响和感染着浙医一院的同事们和年轻人。

他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做一天医生,就要视病人为亲人,对病人高度负责,一切为了病人。早期因泌尿科人员少,他经常放弃休息日加班。为使手术后的重病人能得到及时处理,自己拿了被子睡在医师办公室,并对值班护士说,“有事就叫我”,第二天仍正常上班。他经常主动深入病房,不仅对病人的情况十分了解,而且还注意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耐心解释。有一例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对手术顾虑很大,坚决要求出院。杨松森拿着标本图谱,细心地给病人讲解,终于使其解除了顾虑,愉快地接受了手术。病人出院时非常感激,写道:“忆当时,愁眉苦脸进院来;而今天,笑逐颜开出院去。”有个病人手术后稍有肿痛,大发脾气,晚上在病房外乘凉时指着他的鼻子大骂。杨松森始终耐心劝说,终于感动了病人,出院时病人主动来道歉,并说:“像杨主任这样好的医生,真是少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看到一些年老体弱、卧病不起的病人无人看望,杨松森总是提着水果、食品,如同自己的亲戚家人一般,给病人带去关心和温暖。有病人手术后没有路费回家,他就拿出钱让护士转交,并说不要告诉病人是他给的钱。为及时了解出院病人的恢复状况,他想出了以访问卡进行通信的方式,与病人经常保持联系,及时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20世纪70年代初,杨松森、王季午、陆琦、郁知非、楼福庆(自左至右)合影。

同事们回忆,杨松森尽管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注意博采众长,想方设法优化治疗方法。他经常提醒下级医师,不要不懂装懂,做事马马虎虎,有了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是对病人的负责。他自己有空就跑到其他科室,去学习各科的诊治技术。前列腺病人手术时很痛苦,他跑去与动物外科医师商讨,研究出一套有效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他经常去骨科、胸腔科观摩手术,别人问他来意,他说,胸腔手术跟泌尿科也有关系,像肿瘤也可能转移到胸腔,所以要来学习学习。有一次,有位医师看到他在研究小孩幽门狭窄课题,就问他:“怎么这个你也在研究?”他回答:“我正在研究像这一类的病,究竟是保守疗法好,还是手术疗效大。”虽然是西医外科医生,但他对祖国的医药遗产——中医很重视,请中医来为尿毒症病人一起会诊,提高治疗效果。他还研制出用中药甘草粉代替蓖麻油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灌肠时的痛苦,他说这样还能使病人排气顺畅,提高摄片的清晰度。

杨松森的好学在浙医一院是有名的。当年,为了及时掌握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他坚持每天一小时自学俄语,还翻译了5篇俄文医学论文。同科室的王钟奇医师在他的带动下也坚持自学俄语。1979年,杨松森已年过六旬,还报名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日语晚班,使许多年轻人深受感动,大大激发了同事们的学习热情。他认为要接受新知识,开阔视野,学习先进,提高医疗质量,必须自觉坚持学习。所以,1982年他66周岁任浙医一院院长时,一上任就抓医院的图书馆建设。

担任泌尿科负责人的29年时间里,他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以科室为家。平时外出或开会,总是把科室的事都交待清楚。连日在外脱产开会,早晚必去病房转转,或是抽时间打电话询问情况,作出指示。浙医一院泌尿科聚集了很多颇有名望的专家,他们的医术风格各异,各有各的个。杨松森定期组织科室同志开展业务学习,把兄弟院校寄给他的资料,装订成40厚册,存科室供大家参考,为青年医生学习业务创造了条件。他注意按照各人特点布置任务,把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发挥出来。他作风民主,讨论病例时让大家各抒己见,兼听众议,善于总结,尽可能让病人获得最佳的诊治方案。碰到个别同事思想上有消极情绪,即时交流并亲自去其宿舍谈心。他高超的领导艺术,使同事们深感钦佩。1963年,他担任了浙江省节制生育技术指导组成员,还经常去郊区、下工厂,耐心细致地去做男性计划生育指导工作。

在1951年至1963年的12年间,杨松森先后8次被评为市级、院先进工作者,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1978年又连续荣获院先进工作者称号。杨松森在回顾30年工作经历时,谦虚地说:“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很大的荣誉,多次被评为院、校先进工作者,去年(1979年)还曾获得浙江省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科室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我只是在集体中起了螺丝钉的作用,荣誉应该属于集体。但是我认识到做一个螺丝钉的意义与作用,有了它,能够把许多分散的零件组织成可以运转的机器。”

好的教育,可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杨松森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深有体会,也把它落实到对学生的带教过程中。杨松森不仅要求自己做到严谨治学,在管理科室、带教学生过程中也认真践行,务必使下属和学生形成优良的专业规范。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杨松森还担任浙大医学院的讲师。他秉承贵医的传统,对实习同学与医师的工作检查得很严,对他们所写的病历及化验单的粘贴次序等都亲自检查核对。有同学反映,在泌尿科(实习)获益最多,杨先生最肯教。还有同学反映,老师们不仅是业务上的老师,也是政治思想及劳动上的老师,特别是杨主任更加典范。对住院医师的培养,他有计划地订出学习进度,严格按计划执行,并经常在科室会议上进行检查。住院医师们也反映,这点在所有科主任中他是做得最好的。他建立了严格的科室制度,每次召开科室会议,自己提前到会议室等;向病历室借阅的示教片子,说好什么时候归还就什么时候归还,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也带动了科室其他人员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十分注重年轻人的培养,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他对年轻后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提掖,在浙江医学界是有口皆碑的。1971年,他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接触,认为中青年医师陈昭典是泌尿科的一棵好苗子,肯学、肯干、会动脑子,就有意识地在工作中给他搭平台、压担子,把他推上了科副主任的岗位,成为他的副手。在杨松森手把手的传帮带下,陈昭典进步很快,也成为学科的年轻带头人,此后先后担任浙江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浙大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和男科学专家。

杨松森有三个儿女,大女儿杨加珞、二儿子杨志刚、小女儿杨加玲都在医院工作。二儿子杨志刚在回忆起父亲和母亲时说,我们一家是医卫之家,父亲是浙江省泌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母亲张德珊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浙江护理界也很有名,参与了杭州市民医院、浙大医院手术室的创建。我们三兄妹先后通过大学医科毕业分配或招工的形式进入医院工作。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作狂”,他们认真负责严格的工作态度对我们兄妹的影响十分深刻。

在杨松森的总结、回忆材料中,曾多次反省检讨,认为自己是一个旧知识分子,受地主家庭出身和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养成了“不过问政治、追求名利、爱虚荣、图享受”的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特别是在他自己撰写的50年代初知识分子自我教育与自我改造活动认识材料、1965年下半年参加巡回医疗队的总结及向党交心的材料中,对此都进行了深刻剖析。我们现在很难对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作出评判,但从杨松森自己撰写的一些总结材料、同事们和儿女们对他的评价、回忆材料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平易近人、不辞劳苦、热爱生活的老一辈优秀知识分子形象。

20世纪80年代,杨松森与研究生合影。

20世纪80年代,杨松森与研究生合影。

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杨松森能够放下身份,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为了集体乐意干一些与专业无关的脏活累活,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1952年起担任浙医一院院长的陈过教授在庆祝建院50周年的文章里回忆起当时各科负责人时,对杨松森印象深刻,特别提到:“(杨松森)当时正年富力壮,每次搞卫生运动,都爬得最高。”泌尿科的同事说,科室中各种大小事,像大扫除等工作,杨主任也是自己带头,亲自动手,一点没有架子。有时看到病房亮红灯,护士一时又忙不过来,就自己进去给病人拿便盆、喂饭。有一次茅厕堵塞了,他用手去疏通。动物房很脏,教研组没人搞卫生,他见科室里其他同志都忙着,就一人去打扫,全部包干下来。有个泌尿科早期的工友说:“我以前对病房工作不安心,现在看到杨主任也这样打扫厕所、倒便盆,我就没有话讲了。”他经常在病房中东看看西看看,角角落落都很注意,发现病房的浴室受潮,致使浴室旁边的储藏室东西发霉,及时叫木工开了通风窗;看到桌子凳子坏了,也及时通知木工修理。当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的时候,他利用休息时间在医院室外,甚至到郊外垃圾场去拍打苍蝇,带动了同事、病人都一起打苍蝇、“除四害”。

杨松森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打篮球和乒乓球,是浙大医院篮球队骨干,还十分喜爱游泳,直到80岁出头才停止游泳。他说,锻炼身体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他积极推动医院开展体育活动,每当他在运动场上时,很远的地方就可听到他那宏亮的喝彩声,很有感染力。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始终充满了干劲,为他一辈子献身医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未完待续)

杨松森(1916—2003)

杨松森(1916—2003),浙江金坛人,著名泌尿科专家、浙江省泌尿外科主要奠基人。1944年,贵阳医学院毕业,留校任外科助教。后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院长,民进浙江省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内最早采用膀胱壁瓣作女性尿道重建术,研制成功自动腹膜透析机,获卫生部科技奖等。

杨松森教授年表

杨松森教授年表

1916年12月3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县前街三思桥。

1925年6月,进入金坛县立一小学习。

1930年7月,进入金坛初中学习。

1931年7月,进入南京钟南中学学习(初一至高二)。

1936年6月,因病休学。

1937年2月,进入私立上海中学学习(高三)。7月,因抗日战争爆发休学回家。10月,逃难至汉口。

1938年2月,进入国立贵阳第三中学学习(高三下)。5月,进入国立贵阳医学院学习。

1943年7月,任贵阳中央医院实习医师。

1944年2月,被征调到广西桂林空军第十总站医务课任代理课员。

1945年8月,任贵阳医学院外科助教。

1946年7月,复员还乡。11月,任上海市立第四医院住院医师。

1947年11月,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外科住院总医师。

1951年获“杭州市医务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1952年3月,任浙江医学院外科讲师、泌尿科主治医师。

1953年2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创造杨氏组织种植管。

1955年在国内首先开展肾部分切除术。获“杭州市医务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称号。8月,任浙江医学院外科讲师、泌尿外科副主任。

1957年8月,任浙江医学院外科副教授、泌尿外科副主任。

195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1月转正)。

1960年8月,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副教授、泌尿外科主任。

1962年任浙江省节制生育技术指导组成员。

1963年在国内最早采用膀胱壁瓣作女性尿道重建术。

1965年5月至9月,于上虞梁湖公社参加巡回医疗队。

1969年政历问题重新被立案审查,工作被迫中断。

1977年12月,当选政协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78年研制成功自动腹膜透析机,获卫生部科技奖。8月,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授、泌尿外科主任。

1979年获“浙江省先进工作者”称号,编写出版《实用泌尿外科手术学》。

1980年7月,当选民进浙江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81年3月,任浙江医科大学医学一系副主任、浙医一院副院长、泌尿科主任。任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12月,增补为民进浙江省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2年8月,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0月,浙医一院党委发文,对杨松森予以平反,恢复名誉。倡导建立浙江省泌尿外科分会并任首届主任委员。

1983年4月,当选政协浙江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当选民进全国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1984年10月,当选为民进浙江省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6年6月,率领省民进医疗队赴庆元县开展医卫服务活动。

1988年1月,当选政协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7月,当选民进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1年5月,带领民进医卫小组赴遂昌县中医院进行咨询服务。

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8月,推举为民进浙江省第五届委员会顾问。当选民进全国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8月,从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退休。

1994年带领民进医疗队到遂昌县老根据地进行医疗服务。

1997年5月,推举为民进浙江省第六届委员会顾问。

2003年1月10日,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7岁。

作者:沈慧虹,本文选自民进浙江官网

编辑:夏天

一审:夏天徐田戚联贵

二审:周亮陈永平张峰

三审:吴祥文黄宁玉

欢迎扫码关注

推荐医生
胡系伟
胡系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工作二十余年。

杜娟
杜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张先明
张先明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擅长于呼吸危重症疾病、支气管镜介入的诊疗,在我院率先开展经CTBNA、EBUSTBNA、内科胸腔镜、硬质支气管镜、硅酮及金属支架植入、电凝、电切、氩气刀、冷冻及等诊疗。

董亚琼
董亚琼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危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与临床,结核病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阳重要疾病医院推荐
贵阳重要科室医院推荐
相关药品 更多»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 Egis Pharmaceuticals PLC

功效主治:作为高血压治疗的替代疗法,用于目前同时服用与复方制剂剂量相同的单...

利伐沙班片
利伐沙班片

功效主治:1.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片
利伐沙班片

功效主治:1.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甲磺酸溴隐亭片
甲磺酸溴隐亭片

功效主治: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

甲泼尼龙片
甲泼尼龙片

功效主治: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

相关检查 更多»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有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彩照、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血管造...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

眼科常规检查既包括健康人的眼科筛查,如升学、就业、入伍前的体检,也包括患...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

血管彩超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术,可显示动、静脉血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及管...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

耳部检查项目繁多大致分为五类,耳的一般检查、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有前庭眼动反射弧的眼震检查、前庭脊髓反射系统的平衡功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