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为百岁老人成功实施髋关节微创手术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朱若夫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101岁老人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PFNA手术,术后老人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负重,第4天即顺利出院。
家住苏州市常熟的顾爷爷出生于1921年,今年已经101岁高龄。数天前,老人如厕时不慎摔倒,做髋部疼痛严重,无法行走,家人将其送至附近医院就诊,拍摄X线片显示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考虑到老人百岁高龄,同时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骨质疏松症等多种慢性疾病,手术风险极大,患者家属慕名转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按照严格的新冠肺炎排查流程,顾爷爷当天即住进了骨科病房。
接诊这样的百岁老人,面对如此的高风险,朱若夫主任亦是慎之又慎。朱主任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讨论和交待病情,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患者家属表示,到苏大附一院就是慕名而来,相信我们的医生,愿意放手一搏,积极手术,减轻患者的病痛。在杨惠林主任的主持下,经过骨科大查房讨论,以及麻醉科、ICU、心内科等多可会诊,决定为顾爷爷实施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手术。
为了减小麻醉对老人全身状况的影响,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麻醉科靳丽敏主任采用了单次硬膜外麻醉。手术由朱若夫主任团队实施,为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朱主任穿着二十多斤重的铅衣,冒着数十次的辐射风险,采用术中透视方法,仅用25分钟的时间就顺利为老人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当天疼痛即显著缓解,术后第1天患者坐起吃饭,术后第2天患者应能够床边扶助行器站立,术后第4天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据朱若夫主任教授介绍,这是他2周内第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另外三位患者年龄是80岁、95岁和96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一旦骨折,疼痛剧烈,如不手术,需长期卧床,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容易引起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最后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文献报道,髋部骨折保守治疗,1年内死亡率会超过20%,最高甚至可达50%,这比不少癌症的死亡率都要高,因此,这类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建议老年人注意防止跌倒同时要积极规范的预防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争取早期康复,减轻疼痛,减少死亡,以期获得较好的晚年生活质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唯一的双重点),疫情期间,仍克服重重困难,在各个环节层层把关,严格管控,及时收治急、重症患者,为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的健康生活和正常工作保驾护航。
部门:骨科作者:冯晓兰、朱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