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结直肠早癌治疗新方法
大部分的结直肠腺瘤或者早期结直肠癌,基本都表现为隆起型病变,内镜下切除相对来说较容易。其中有一种特殊的病变,为扁平形态的腺瘤,称为侧向发育型腺瘤,在内镜下治疗相对比较困难。因为该类型病变为扁平的形态,就如同烙饼一样,病变紧贴着肠病。内镜切除时处理起来费时、肠道穿孔出血的风险高,内镜下切除的难度大大增加,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才能进行处理。
周先生就是该项目的获益者。他经过大便潜血筛查,被评估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所以到当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检查后发现直肠有一个约3cm的扁平腺瘤,经活检化验,考虑为腺瘤伴癌变。后周先生到了丽水市中心医院就诊。入院后经过术前精细评估,特别是肠镜下的再次评估。考虑该病变为侧向发育型腺瘤,部分存在癌变。以往对于该种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行直肠癌根治术。因为该病变离肛门口较近,所以直肠癌根治术后需要行结肠造瘘(即腹壁上挂造瘘袋,粪便直接接至造瘘袋),术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随着内镜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对于该病变最终考虑采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进行治疗。周先生的直肠病变较大,并且形态扁平,使用传统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无法一次性切除该病变,且无法保证切缘阴性。因此最终使用了ESD进行治疗。
对于该病变,首先进行黏膜下层注射药物,使病变充分抬起。后予切开刀行病变黏膜切开;之后非常精细的行黏膜下层剥离,使黏膜与固有肌层完全分离开,最后完整切除病灶;术后进行创面处理血管处理预防术后出血。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患者全程清醒,无任何不适。术后观察1天后即出院。术后ESD病理为管状绒毛状腺瘤(局灶癌变),考虑为早期癌。根据指南标准,该患者无需追加外科手术和化疗,达到了完全治愈的效果,最终避免了肠段切除及结肠造瘘术。且术后患者恢复后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
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简称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保证了器官的完整性。ESD与开腹手术比较:创伤小;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非常高的完整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ESD与外科治疗相比具有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等优势。